2019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作为入选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国家及湖北发展战略,建设船舶工程技术、轮机工程技术等两个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以“船”连通教育链、产业链,多方协同服务水上岸上船舶工业产业体系,提升高职办学“贡献力”。
服务行业产业体系 “三明治”教学育英才
“一朝上船成老轨,从此应是航运人。”“老轨”是船员日常对轮机长的称呼。这句话用来形容为船舶大国重器服务、又为迷人海洋吸引的海员再合适不过。
在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这里的部分教师5年之内至少要有1年的航海经历,这既是新技术、新装备带来的新学习要求,也是对航运人远洋情怀的一次满足。
“远洋船舶是‘流动的国土’。每次上船,久违的熟悉感、肩上的使命感令我们心潮起伏。”不久前下船的老师们百感交集。在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群,船舶操纵、避碰与驾驶台资源管理等双师型教员应具有不少于2年的相应航区等级船长或大副任职资历。
“服务‘一带一路’,航运要强,还要依靠大量的行业人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有14年船上资历的轮机长张选军说,这种“执教—上船—执教”的模式,也被借鉴于学生培养中。
学生在校学习24个月后,8个月在船实习,并完成校企双方规定的实习任务,然后回学校完成4个月考前辅导。这种“学校—企业—学校”的夹心培养方式,又被称为“三明治”联合培养,至今已有2批48名学生进入该培养计划。
“三明治”联合培养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及早发现自身团队合作、多元文化、英文交流以及实操技能等方面的不足,并在回校后完成针对性的强化。很多学生在实习回校的最后4个月,又完成三管轮和三副适任证书的职业技能考试。
打造完整教育链条 “中国范式”走出去
新时代为船舶工业带来新机遇。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重组专业群,打造完整教育链条,服务“一带一路”、匹配产业体系,让“中国范式”走出去。
关联产业多、技术集成度高,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密集……是船舶工业的产业特征。针对这些特征,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围绕“船”的水上、岸上产业链,进行了十几年的专业体系重构,形成了与之对应的完整教育链。
“学院专业体系重构起步很早。”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院长陈彬介绍,对应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链,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早在2007年就开始重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系统构建适应高技术船舶与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变革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高地、创新服务平台,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智能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维修维护、高端技术技能培训提供智力支持。
目前,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的“豪华邮轮智能制造工匠班”项目已经实现国际联合办学,不仅能培养从事船舶生产设计的技术人员,还能为“一带一路”建设输出人才,是不折不扣的造船工匠培养“中国范式”。
同时,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群以标准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造船技术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专业群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与企业合作开发“特殊焊接技术”“工业机器人”“数控设备维护与维修”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断优化专业群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将证书培训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不同的模块化课程对接,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机衔接。
国之重器,从产业体系发力。船舶工业作为国家重点装备制造业,肩负着为国家海防安全、河海运输、海洋开发提供重大装备的重任,是国家战略支柱产业。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以“深化军民融合、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为导向,持续强化特色专业群建设,为“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强有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文/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