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 通讯员何顺畅)3月26日记者获悉,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校友、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陈凡回到母校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向学弟学妹分享成长经历。
陈凡分享成长经历。通讯员供图
陈凡是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天门一医)急诊科护士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作为咽拭子采集组组长,坚守工作岗位,完成风险极大的咽拭子采集任务4938人次,以扎实勤勉的作风和认真的态度,彰显了青年医护人员的责任和担当。
忙得像只旋转的“陀螺”
身材高挑、文雅秀气、为人亲和,这是大家眼中的陈凡。疫情期间,她抬得动30多斤重的消毒液,“连轴转”硬核消杀,一次次冒着极大风险采集咽拭子,累而不辍地开展诊疗护理……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前提下,总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疫情初期,陈凡接到通知:需对当地某酒店257名隔离人员进行咽拭子采样。陈凡和同事们逆行而上,一直工作到凌晨3点。几天后,陈凡又接到任务,需到20家酒店隔离点完成近500人的咽拭子采样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她们兵分两路踩着雪奔赴各个采集点:核对、上楼、敲门、解释、指导、采集,忙完又是深夜零点。
为护理学院“孝心护理志愿服务队”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护理等培训。通讯员供图
力求每一份标本采集合格
医院由9名护士组成的咽拭子小组正式成立后,不仅承担了院内病房住院患者的咽拭子采集,也要完成院外隔离点患者的采样。“别紧张,把头抬一下,嘴巴张一下,发‘啊’的声音,很快的。”这是陈凡采集咽拭子时常说的话。
咽拭子标本采集操作直接影响到核酸检测的准确率。每一个采集对象,尤其是重症患者,必须近距离与患者面对面,才能准确采集到标本。如何最大程度减少暴露风险?陈凡反复向采集组成员培训采集技巧和注意事项培训,遇到特别敏感的患者,不但要求快、准,更要沉着冷静、耐心引导,力求每一份样本都采集合格。
在陈凡写给儿子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孩子,其实妈妈也很害怕,害怕再也看不到你们。可是,当妈妈身披一袭白衣,就只为让千千万万像你这样可爱的孩子能够开心玩耍、安然入睡,你说妈妈又怎能退缩呢?”
82天后任务完成,隔离返回家的陈凡发了一条朋友圈,记录下陪孩子一起下棋、打游戏、跳舞的美好时光。 她还不忘带孩子“升一次国旗”,用这种方式,把她的抗疫逆行精神、担当精神传递下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