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记者许文秀、何鹏 实习生宋金成)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长青街道办事处旁,有这样一所值得关注的小学,在其办学的50年中,五次更名,四次易址,从一个工棚为室、木板为凳、砖垒成桌的简陋学校,发展到如今成为设施完备、理念丰满的优秀校园;从一所籍籍无名的乡村学校,到如今的“四星级智慧校园”“武汉市平安校园”,吴家山第五小学始终用发展、创新和锐边,书写着自己的传奇之路。10月24日,记者采访了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五小学校长王幸峰,听她讲述吴家山第五小学的发展之路。
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五小学校长王幸峰。(学校供图)
营造“和谐氛围” 师生一个都不能少
王幸峰说:“‘和谐的氛围’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内生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在干群和谐、同事和谐、师生和谐的教学环境下,学校相关人员才能心往一起想、力往一处使。”
营造“和谐氛围”,首抓“德育”。吴家山第五小学在继承传统美德的基础上,构建并推行了独特的“五自”(自明、自信、自理、自律、自尊)德育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和性格特质。学校围绕这五个核心素养,从教师自主管理、“五自”品德教育、自主学习课堂、“五自”校本课程以及教师自主研习等方面开展以“五自”教育为特色的教育教学工作。班主任沙龙、教师故事分享会、学生经典诵读等系列配套活动,组织评定包括“五自”学习之星、“五自”运动之星在内的一系列“五自”荣誉称号,鼓励学生们各尽所长、勇攀高峰。
吴家山第五小学“五自”活动。(学校供图)
营造“和谐氛围”,紧盯“教学”。该校借丰富文体活动激发教师的教育情怀、借专家优质资源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借各类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重点推进“吾志”教师队伍建设。为了让教师牢记教育使命,王幸峰组织创立了校刊《吾志》,凝聚干群劲往一处使;为了给青年教师更多锻炼提升的机会,学校聘请各类专家较系统地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承办东西湖区各学科教研活动,还成功引进了“黄鹤英才唐静名师工作室”;为了使教师有更加明确的奋斗目标,她组织教务处将各学科35岁以下的教师纳入培养对象,有计划地开展青年教师培养活动,将“五个一”(拜一个师傅、精读一本书、上一节公开课、主持一次校级教研活动、完成一篇学科论文)贯穿始终。
梦想初心常伴 “不在其位 也谋其职”
“五一劳动奖章”“优秀青年教师”“中央教科所小学教学教改实验先进个人”“东西湖区优秀党员”……这一串荣誉的背后,是王幸峰对教育信念的初心不改,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坚守。
1995年,王幸峰满怀教书育人的憧憬,踏进了吴家山第三小学,矢志教育事业的职业生涯由此起航。23年来,她始终怀揣梦想,不忘初心,专心教育,从学校一名普通的教师、班主任干到中层。又从工会主席、副校长到任职学校党支部书记,一步一个台阶成长进步,历经磨练。2018年,她开始走上了校长的岗位,扛起吴家山第五小学校长这面大旗。
智慧校园建设。(学校供图)
“不在其位,也谋其职。”王幸峰刚调任慈惠小学担任党支部书记时,学校没有教学副校长,她主动请缨分管教学;担任吴家山第五小学校长后,她更是一肩挑起了管理和教研两份重担,带领班子成员狠抓教学教研发展,狠抓学校现代化发展,平安校园、优质校园的创建。
从教研组长、教务主任,到副书记、校长,一路走来,王幸峰校长始终秉持这样的初心:“做老师,要做一个让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的老师;做管理,要上传下达,服务校长,尊重老师;做校长,要服务师生、办好学校。”
王幸峰用三个关键词来总结自己的教学生涯——坚持、坚守、坚定。坚持对学生的爱、坚守工作岗位、坚定教育责任,这“三坚”就是她永不磨灭的教育信条。
稳住发展势头 拼尽全力提升教育质量
近年来,吴家山第五小学发展劲头十足,学校建设多点开花。2018年,凭借益趣“小鲲鹏”、STEAM课程、Scratch编程、3D打印等40多个国际化、精品化、个性化校本课程,一跃成为武汉市首批(31所)四星级智慧校园学校,区唯一一所“智慧校园”学校;同年获评武汉市平安校园;2019年,校园足球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成为区唯一入榜小学……
家长们被开源机器人社团吸引。(学校供图)
“我们打造出这些发展点,就必然会深化实践下去,让教育队伍得到发展,学生得以进步成长,学院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但深化这些优势特点仅仅是我们的近期目标,我们更大的目标,依然是围绕‘关爱每个学生,播种人生希望’的办学理念,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创建适合学生成长需要、促进教师职业成功、满足家长选择需求的优质小学。”王幸峰补充道。
无论是在学校整体促学氛围的营造上,还是在教师队伍优化、学生德育培养方面,吴家山第五小学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优势和制度优势,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学校发展势头良好,冲劲儿十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