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记者齐一璇)自2008年建校至今,武汉市东西湖区嘉禾园小学成长为理念丰满、设施完善、特长显著的学校。11月12日,记者走进武汉市东西湖区嘉禾园小学,在校园内随处可见“扬长”文化,“做最好的自己”“充分展示自我,师生共享成长”“挖掘潜能、培育个性、发展特长、激励创新”等等,无不显示出该校对师生的关注和关爱。
武汉市东西湖区嘉禾园小学联合支部书记刘惠敏。记者 齐一璇 摄
“任何一个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其长处和闪光点。”武汉市东西湖区嘉禾园小学联合支部书记刘惠敏向记者介绍了该校“扬长教育”的起源。建校之初,该校很多生源来自周边农贸市场做生意的家庭,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等因素,对孩子的教育存在着一定疏忽。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确立了以“扬长”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来挖掘孩子的潜能,增强孩子自信心。
培植自信 扬学生之长
进校即关注。“每个孩子一进校便被班主任‘盯上’,从学习习惯、家访沟通、任课老师交流几方面入手,发现、了解孩子的长处,以点带面加以激发,促进个体的发展。”刘惠敏告诉荆楚网记者,扬长的首要就是扬学生之长,并向记者讲述了东西湖区优秀党员李红玲老师扬学生之长的故事。
李红玲老师班上有个插班生小魏(化名),刚到班上时,几乎不说话,也没有朋友。作为班主任,她决定走进孩子的内心。通过跟小魏的母亲交流,李红玲才知道孩子的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了。李老师多花时间陪孩子,为他做一碟可口的小菜、买他喜欢吃的汉堡、送他最爱的蜘蛛侠;在学习上鼓励他“你是最棒的”“你的成功大家有目共睹”“相信自己最勇敢”;大课间拉着他和同学们跳绳、打球等,让他在集体的温暖中忘掉伤痛,慢慢地,孩子变得自信、活泼。
武汉市东西湖区嘉禾园小学文化墙。记者 齐一璇 摄
“我十分明白为什么孩子愿意听李老师的话,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温暖。”刘惠敏说,在“扬长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学生人人参加特色活动,成绩喜人。
2019年暑假,该校学生汪籽呈、左俊哲、姚佳豪被选入中国足协菁英计划湖北梯队孝感基地。学生在市、区级楚才杯、科技、艺术小人才等比赛中亦收获颇丰。每年的创新大赛武汉市选拔赛,学生参加的科幻画活动均能荣获一、二等奖的好成绩;2019年获武汉市中小学生优秀艺术小人才舞蹈活动获二等奖;2019年在武汉市科技小制作科幻画、科技小报活动中,获一等奖一名,三等奖四名;在34届楚才杯作文竞赛荣获一等奖。
巧用身边的好党员 扬教师之长
他山之石,可供借鉴。嘉禾园小学制作了“身边的好党员”表,用以每位老师每个月记录自己身边的点滴故事,学期末由学校收集整理,方便教师借他人之长,避自己之短,这也是评选校级“身边的好党员”的依据之一。
“亲眼发现、亲手记录、亲身感悟、主动靠拢。”刘惠敏直言,《身边的好党员》表不是任务,也不做考核,只是让教师在扬其他教师长的过程中,自己受到感动,自律随之加强,相互学习变得更加优秀。
武汉市东西湖区嘉禾园小学党支部会议。记者 齐一璇 摄
活动拉起家校联系 扬家长之长
“扬家长之长不能生硬,我们以活动架起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刘惠敏介绍说,老党员田喜莲所带的班级不仅成绩好,而且品行好、身体好、兴趣爱好广泛,阳光十足,正能量满满。
田老师班级有晨练的好习惯。她扬家长之长,发掘家长中有运动能力、管理素质的人,设置陪练排班表,家长们每天准时到操场跑步、做操、游戏等等,几年如一日,孩子身体素质自然得到提升,家长们也乐见,积极性很高。
刘惠敏常说,学校要为教师考虑,把后勤保障工作做到位。“所以,老师们在工作中、生活中都愿意找我谈心,这让我很高兴,说明我的服务工作做好了。”刘惠敏补充道,“于公于私,我都希望老师们来我这后,能够豁然开朗或是有所进益。”
谈教师,刘惠敏如数家珍、滔滔不绝;谈自己,刘惠敏却说不足挂齿,认为自己只是做好了一个服务者,她愿意继续以服务的心态、阳光的笑容、有活力的工作状态来感染身边的同事,办好每一件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