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记者 齐一璇 许文秀)一个校长的胸怀,就是一所学校的格局。在武汉市有一所学校,在其2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将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永恒的主题,让教育科研成为教师幸福工作的追求,构建学习共同体。12月17日,记者走进武汉市吴家山第三中学专访校长徐静,了解学校的发展之路。
武汉市吴家山第三中学校长徐静。学校供图
“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尊重+激励”激活教师队伍
徐静说:“一所学校要走得长远,必须依靠人才,人才则从全面激活的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中得到。”
激活人才队伍讲尊重。教师不同于其他行业,是有被尊重需求的。在吴家山第三中学的升旗仪式上,校长带头每周一讲评,隆重介绍在校园中看到的感人的人和事,赛出教师们的工作成绩,在最庄重的场合,通过表扬的方式表达对老师们的尊重。
激活人才队伍靠激励。该校以特级教师和行业权威为指导老师,既榜样引领又激励争先,以专家指导、课题引领、同课研修、勤修内功等培养方式,着力教师专业发展。组建了数学工作坊、英语工作坊、语文工作坊、骨干班主任工作坊等。在过去的一年里,该校数学工作坊开展活动23次,英语工作坊进行研讨活动24次,骨干班主任工作坊进行了6次全区展示活动和9次青年班主任培训活动。
优质课展示。学校供图
徐静介绍说:“今年3月,我们组织了全校48位青年教师参加五项技能大赛。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按照赛课流程做教学设计和PPT,以赛练兵,让教师‘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她补充道,“在技能大赛的智慧问答和才艺展示环节,有200余名教师观摩,这既是给参赛老师压力,也是对他们的激励和充分的认可。所以,在武汉市的五项技能比赛时,我们老师表现得特别突出。”
在队伍建设机制下,该校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水平、科研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现有湖北省特级教师2人,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青年教师7人,区级学科带头人、区级优秀青年教师41人。本学年度,学校有1名教师在“一师一优课”评比中荣获部级“优课”,1名教师获省级“优课”,1名教师获6省7地语文优质课比赛特等奖,1名教师获武汉市初中心理健康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幸福的“烦恼”
“金字招牌”吸引家长慕名而来
徐静扎根吴家山第三中学17年,从教师、备课组长、优秀班主任、教科室主任一路成长为副校长;2015年时,筹建恒大嘉园学校,帮助该校完成了教学质量的华丽逆转;2018年重回吴家山第三中学,扛起校长大旗。
“我在三中工作量最大的那一年,是任初三班级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同时任教科室主任,还分管初一、初二年级的教学工作。”高强度的工作没有让她停止思考和探索。徐静总结了“牵着走、引着走、看着走、跟着走、自己走”的班级管理“土”方法以及“面向全体、偏爱困难生、培养优秀生”的带班模式,所带班级无一例外地被评为市区先进班集体。渐渐地,她成了学校老师和家长口中的“金字招牌”,成为慕名而来的家长争抢的对象。
如今,即便已经成为学校的管理者,她仍不肯脱离教学一线。她说:“在人生的教育历程中,有一个关键词在支撑着我,那就是‘成全’。”她把“成全他人、成长自己”的思想贯穿于教育始终。
武汉市吴家山第三中学校长徐静。学校供图
徐静对完美教育人生的极致追求,赢得了党组织的高度认可,各种荣誉纷沓而至。她先后获评武汉市师德十佳先进个人、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优秀教师、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巾帼建功立业标兵等28项各级各类荣誉称号。
追求卓越
“质量+特色”助高质学校再进阶
“一个校长的胸怀,就是一个学校的格局。”徐静深谙这句话的含义和分量,把“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落实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根据该校基础好、质量高的实际,她提出了“质量+特色”双轨并进的学校发展目标。这种靶向式目标确定,构建了新时代学校的发展格局。围绕这一目标的实施,她提出了学校课程建设“全天候”、课堂教学改革“全频道”的改革创新思路。她要求教师能高端思维,能深度学习,并创造条件满足师生课堂教学创新。到吴家山第三中学任校长仅一年,学校特色更鲜明了,科技教育成果显著,被评为“全国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教学质量更高了,2019年中考成绩再创辉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