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教育首页 > 教育初心

荆楚网记者探访汉阳教育“楚才篇”:“幸福”教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07日17:30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记者齐一璇、许文秀)“楚才”是“惟楚有才”,“楚才”是“长成一棵树”。在武汉市汉阳区,有两所用“楚才”命名的学校,它们在培育“楚才”的过程中,都将“幸福”作为学生成长的“密码”。8月7日,记者走进武汉市楚才中学和武汉市汉阳区楚才小学,挖掘学校特色,感受学校幸福培养模式。

“学校现代化是幸福 我们用智慧教育来助力”

武汉市楚才中学。学校供图

拍摄家乡最具特色的冬天、参加“家乡最美拍客”项目……这可不是网络摄影大赛,而是楚才中学语文课《济南的冬天》课前微项目学习任务。在楚才中学的智慧课堂,这样的课前任务被布置在自学任务单中,是必备流程。

“教务处引导所有备课组老师开发自学任务单,意在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学能力。”该校教务处主任胡奎平同时也是学校的语文老师,他说道,“智慧课堂的两大基石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自学任务单的反馈决定了智慧课堂能否真正发挥作用。”

除了课前自学,学生们还在智慧课堂中,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深度学习。“我最喜欢的是小组合作部分,它能激发我的好胜心,让我们比着学、追着学,更加主动地去学习。”该校初二女生林姝妍分享道,“自学+合作+教师指导”的学习方式让她收获更多。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快捷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楚才中学还把信息技术融进了课堂。比如,在《济南的冬天》一课中,学生们就作为学习主体参加了“云端朗读”。朗读者的作品通过学校平台上传,参与投票,完成线上展示与评价,收获学习的快乐。

就这样,在现代智慧教育的引领下,楚才中学及师生获得了中国教育部中央电教馆“全国中小学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基地校、武汉市现代化学校、武汉市翻转课堂实验学校、全国新技术成果展示一等奖等成果,有叶忠强同学获2019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一等奖、朱俊聪同学在编程大赛中获奖赴美交流……

楚才中学智慧校园平台数据记录。学校供图

“目前,我们已建成涵盖智慧管理、智慧课堂、智慧学习、智慧评价、智慧环境为一体的智慧校园。”面向未来,楚才中学校长郭建斌谈道,该校将通过现代化发展培育“楚才”,实现“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为学生自主发展、个性发展搭建幸福平台,以幸福的教育润泽幸福的学生,向着“办一所现代化高品质幸福学校”的目标前进。

“长成一棵树是幸福 我们用体验课程来滋养”

武汉市汉阳区楚才小学。学校供图

“一个孩子能成为楚才,首先应该有幸福的童年,就像一株苗,从小要有阳光、雨露、土壤滋养,才能长成一棵树——向上、挺立、彰显。”武汉市汉阳区楚才小学校长吴颖静说,要想让孩子长成一棵树,把“幸福”这本无字之书变成“幸福教育”的有行之举,需要借助丰富的课程力量去润泽辐射。

楚才小学教学副校长韦莉介绍说,学校课程开发团队共创编了润德、启智、健美、慧心4类11门幸福体验系列课程。《幸福节气说》《幸福茶文化》《幸福魔方秀》《幸福游泳乐》《幸福读树人》……通过这一系列体验课程的构建,来实现学校幸福教育办学理念的校本化表达。韦莉补充道,“一门课程的普惠性越广,就越能反映学生的兴趣所在。我们润德类课程的开发就是基于学校丰富的德育活动来进行的。”

记者了解到,润德类课程《幸福节气说》源自该校的传统活动“冬至节”。“每年冬至时节组织活动,是楚才小学的传统。孩子们会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写九九消寒图,体验中国传统智慧,收获幸福的体验。”该校德育副校长杨敏说,“有了孩子们熟悉喜欢的冬至活动做基础,我们才有底气花一年时间来开发《幸福节气说》,把24节气完善起来。”

说着,杨敏拿起一本《幸福节气说》向记者展示。“立春:元宵节是怎么来的?”记者看到,每堂节气课都会由问题导入,再由东方老师说节气,讲习俗、讲来历、讲物候,还在读一读环节提供节气小诗供孩子跟读。课堂拓展内容也不少,手工制作、实践活动等都让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幸福体验也更强。

茶园、操场、厨房、军营、电影院都成为孩子们的课堂。学校供图

“经历了实践、传承最后沉淀下来的主题教育都可以成为课程开发的素材和基础。在武汉精品教育慕课平台,依托《幸福丹青绘》制作的慕课已有超过46万的学习记录。”吴颖静说,2009年楚才小学建校,并在建校之初就提出了“幸福教育”办学理念。2019年,在建校十年之际,学校提出“长成一棵树”的办学目标,幸福体验课程体系化的建设推动了这一办学目标的确定,也在继续擦亮学校幸福教育品牌。

【责任编辑:雷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