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讯(记者林杉 许文秀 通讯员胡莉 实习生黄喜)清廉是教育的底色。武汉市蔡甸区第六小学以争创清廉校园为契机,多方联动,通过落实“铸廉制度化,宣传常态化、活动丰富化”三化工作,加强清廉文化教育,厚植廉洁奉公的文化基础。近日,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记者与学校党支部书记郑举应一起走进蔡甸六小,赏廉景、寻廉方。
制度盘活育廉沃土
建设清廉校园,清廉制度是保障。郑举应表示,要制定出好的制度,从根本上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权力运行机制,铲除滋生不廉行为的土壤。
为此,学校制定了《蔡甸六小教职工清廉公约》《蔡甸六小学生行为准则》,对标自查,反思改正。同时,学校梳理小微权力清单,明确每项小微权力的运行范围、执行主体、程序步骤等。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纵深推进“清廉学校”建设。
宣传撒播知廉之声
“清廉是子罕把自已的名节看得比金子还贵重的节操;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铮铮誓言;是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鸿鹄之志……”洪亮清脆的声音透过课堂传出窗外。这是学校利用班会课开展的“廉洁故事人人讲”活动。郑举应表示,“时时想清廉,处处育清廉,廉洁是一种思想,要通过宣传讲解让同学们认识到廉洁的重要意义。”
知乃行之始,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廉洁的宣传工作,抓宣传促知廉。抓好思想阵地,以党日活动、教代会、学生会、主题教育班会、廉洁教育主题讲座为窗口,宣传清廉文化进校园目的、方案、成果及反思。在今年5月的党日活动中,郑举应带领所有党员教师进行《反腐倡廉 将警钟鸣心头的学习》,对全体成员进行思想教育。
小绿娃广播站传播清廉声音,同时在教学楼梯间、走道挂上关于清廉的名言警句,教师自创的以清廉为内容的优秀楹联……行走于校园之间,聆听清廉故事,品读清廉名言,学习清廉榜样,在可感可触的情景中嗅得廉香沁心田。
劳动彰显尚廉之美
“种植蔬菜要除杂草,朝天椒从播种到采收需要一个月,种植西红柿要保证足够的温度。”在校园的一隅,学生们专心研究着农作物。
这是学校专门为学生打造的“绿娃农场”。学校将廉洁文化和劳动教育相结合,设立此农场,号召孩子们参与进来。以学生们勤劳廉洁、乐于探索、简朴好学的品质,带动整个学校的劳动积极性。
此外,学校还开设了以“劳动”为特色的农具陈列室、创意展览厅、果实长廊等场所,让学生了解农耕知识,展示农耕成果。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学校将劳动生活搬进课堂,让孩子们在劳动中尚廉践廉,让廉洁文化建设有人气接地气。
“蔡甸六小以争创清廉校园为契机,多方联动,现已初具成效。”郑举应表示,“未来要继续落实清廉文化工作,让崇廉内化为师生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