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李娇龙)清晨五点半,李格的车灯准时刺破江夏郊野的薄雾。副驾座位上总放着一沓“模拟人大代表提案”——这是她为江夏区五里界中学设计的特色课堂,纸页间稚嫩的字迹写着“增设校园路灯”“食堂餐品优化”等建议,承载着乡村少年对生活的观察与期待。
支教的日子,是车轮与粉笔的双重跋涉。每天往返几十公里,暴雨天车轮陷进泥坑,她抱着教案蹚水进校;寒冬清晨,车玻璃结满冰花,她用身份证一点点刮出视线。
跨年级教学是更大挑战:上午给高一讲“民主决策”,下午为初三梳理“宪法精神”。办公桌上,两套教案用不同颜色标签区分,笔记本写满“高一重案例”“初三抓考点”的提醒。同事感慨:“她像陀螺,但课堂从不打折扣。”
面对城乡教育差距,李格选择用“思维启蒙”破局。她在发起“模拟人大代表提案”活动,让学生调研身边问题;她引入实验高中的“议题式”教学法,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创设生活化的情境,用更直观的图表等替代纯理论讲解。
支教结束时,李格把“模拟提案”活动方案留给了接任教师。离校那天,学生追到停车场,塞给她一叠手绘卡片。有人画了她站在提案展板前的背影,旁边写着:“您让我们相信,小地方的声音也能被听见。”
如今,她重回实验高中的讲台,但那些山路上的晨昏、提案里的星光,让她对“因材施教”有了更深的理解:“教育不是把城市的光照进乡村,而是帮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