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记者齐一璇、许文秀 通讯员廖前兰)2019年列入湖北省“双一流”专业建设点、“管理科学”教学团队获批湖北高校省级教学团队,2017年列入湖北省“荆楚卓越经管人才”计划,2016年获批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2015年获批湖北省高校省级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列入湖北省首批“3+2”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项目,2012年列入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计划……武汉轻工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一系列成果,让其在卓越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中一路向前。
武汉轻工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创业模拟大赛。学校供图
定向培养和双导师制相统一 “GDPC”开启人才培养新模式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系主任谭勇教授介绍说:“‘GDPC’是一种战略性新兴(物流)产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从实施效果来看,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是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
谭勇教授介绍说,“GDPC”模式,是以战略性新兴(物流)产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Goal,简称1G)为导向;以定向培养(Directional training)和双导师制(Double tutorial system)培养方式(简称2D)相统一;设置专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岗位能力培养三阶段(3Phase,简称3P)教学环节;形成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结合、教师导学与教学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学结合、素质培养与能力培养结合的四结合(4Combine,简称4C)教学体系。即“1G—2D—3P—4C”模式,简称“GDPC”模式。
在“GDPC”模式培养下,学生们的出口不局限于物流企业,也不在人们普遍理解的配送终端。物流管理专业陈倬教授介绍说,该专业培养的是能在工商企业从事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在物流企业从事经营管理、物流系统策划以及在教育、科研单位从事相关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同时,为了提升学生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物流管理专业还与企业共同制定了《战略性新兴(物流)产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 “3+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将接受2年基本素质教育、1年专业技能教育的基础教育,以及1年应用技能教育,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
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学校供图
在校企合作中,武汉轻工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与百世物流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京东物流、中通物流、当当网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战略性新兴(物流)产业人才培养。同时分别与九州通医药物流公司、湖北省邮政快递公司、中粮集团城陵矶粮库、武汉中百集团物流配销中心、武汉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目前,已建立技术设备先进、长期、稳定、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的省内外实习基地7个,与企业共同制定了《校企合作物流管理实习生培养方案》,有力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协同育人从课程体系开始 “三贴近”原则提高“学习产出”
“学习产出”能力和效率是学习效果的反映,也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前提。武汉轻工大学物流管理专业重视学生培养中的“学习产出”,并且在课程体系构建时就已规划在先,并把“三贴近”作为提高“学习产出”重要法宝。
“三贴近”原则是指专业建设与经济需求相贴近、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相贴近、合作教育与企业需求相贴近,这是物流管理专业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和培养规格设置课程的用心之举。它以企业的用人需要规范课程设置,确保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产出”的效率。
在重构培养体系的同时,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与百世物流人员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编写《物流管理实习实训教程》,该教程因内容全面丰富,与现代物流企业实务结合紧密,实用性强,填补了国内相关实习实训教材的空白。
学院与京东物流签署合作协议。学校供图
据了解,物流管理专业已与企业共同开设了物流战略规划、采购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与应用、配送中心设计、仓储管理、物流自动化等定向课程,由专业教师和企业外聘导师共同授课,部分内容在企业现场结合管理实际讲授。
教学成果奖。学校供图
“三创”培育实践型学子 物流人才拓展国际化视野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经管学院院长雷银生介绍说:“该专业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专门开设《物流创新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多项大赛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奖。”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学校供图
为开拓视野,加强国际教育合作,2018年经济与管理学院组织14名同学赴台湾高雄科技大学进行为期两周的游学活动。2019年组织20名同学赴香港澳门参加“物流卓越人才港澳大学营”,在澳门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学习交流,感受国际化的大学教育。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交流学习。学校供图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交流学习。学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