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教育首页 > 校傲荆楚

思政教我成长!武汉轻工大学思政育人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11日22:25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记者齐一璇、许文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武汉轻工大学学科教师涌现出这样的品质:他们润物无声,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坚守学术,助学生走入科研殿堂;内化师德,锤炼学生品格;身体力行,起航红色之旅;因材施教,创新学生培养模式……他们不忘立德树人初心,做师德师风建设的标杆,为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服务,潜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改先锋:课程思政启迪学生眼界思路

沈汪洋教授是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粮食工程系教师、湖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2020年湖北师德先进个人”称号获得者。

沈汪洋教授。学校供图

一盒咽喉片、两个扩音器是沈汪洋的教学标配。每次上“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课,他总会随身携带。沈老师的实验课一天4个班,从上午8点到下午5点,只有午餐时休息会儿。人可以全负荷坚持工作,但扩音器坚持不了。看似简单的物品,承载着沈老师对课堂、对教学的一份敬畏、虔诚和认真。

在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时,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加大“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工作力度,沈汪洋申报并获批了课程思政的教改项目“通风与气力输送”。他在课程中展示了该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密不可分,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和眼界,并在全院和全校教师大会上做课程思政的交流。

与此同时,该学院通过开展师德先进个人、师德标兵、教学名师、三育人先进个人评选,发动师生积极参与,真正把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师德典型选出来、树起来、亮起来。学科队伍中涌现出了捐资50万设立奖助基金的李庆龙教授,“2020年湖北师德先进个人”沈汪洋,湖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祝振洲,校级师德先进个人刘英和舒在习等先进典型。

润物无声:30年坚守做学术殿堂的奠基人

刘志国教授是武汉轻工大学营养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理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会脂质与脂蛋白专业委员会委员。

刘志国教授。学校供图

“学术上的导师,行为上的榜样。”这是学生们对刘志国的评价。工作30多年来,刘志国教授一直承担着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和研究指导工作。课堂上,刘老师总是以学科前沿的新进展引领学生积极思考,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专业领域的学术殿堂精耕细作。课后,他注重与学生交流探讨各种学习与思想上的问题,积极邀请学生在实验室进行课外科技活动。学生们慢慢融进了学术研究的海洋,在继续学习与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2002届的毕业生王曼丽,如今已是中科院病毒所研究骨干;2003届的毕业生江会峰,在大学期间就是刘志国科研团队的成员,后被推荐到中科院昆明动物所攻读研究生,继而出国深造,如今作为“中科院百人”回国工作,已成长为合成生物学领域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大三进入刘教授实验室的付云洁,开始基础较差,通过针对性的科研训练培养,参加湖北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得金奖及全国挑战杯竞赛三等奖,企业争相聘请加盟,目前已是武汉钰品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毕业生们逐渐成为各单位的科研骨干和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教书育人:做学生品格的锤炼者

刘玉兰是武汉轻工大学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负责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刘玉兰教授。学校供图

“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刘玉兰认为,人格高尚的教师才能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来。她始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着力将教师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质,“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才能引导好学生,教育好学生。”

刘玉兰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朋友。每学期的第一节课,刘玉兰都会将手机号码、电子邮箱等告诉学生们,让他们无论是学习上、生活上还是思想上,有问题都可以来找她谈。她利用各种机会与学生面对面,鼓励他们自强自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远的志向目标。

为了全方位地锻炼研究生的学术思想、科研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刘玉兰带领团队老师们,形成了十日精读一篇英文文献的传统。结合当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所面临的重大难点问题,她带领团队的老师和研究生,在猪的营养与免疫、肠道生理功能的调控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研究特色,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刘玉兰教授眼里,教书育人既是一项光荣的事业,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行胜于言:红色之旅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辽宁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同时具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而辽西作为文化走廊更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2016年,由经管学院李银兰老师带队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作为湖北省五支团队之一,入选“印象辽宁 梦想中国”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专项团队。

令团队成员难忘的是辽西的光荣斗争历史。在辽沈战役纪念馆和塔山阻击战纪念馆,实践团队成员们重温了辽沈战役的光荣历史。纪念馆内的幻影成像、景观复原等声光电多媒体展示手段,让文物和史实感人至深。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参观学习。学校供图

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是侵略者残害中国矿工的铁证。在这里,实践团成员通过参与公祭仪式,诚寄哀思、告慰亡灵,凝聚振兴力量,激起了强烈爱国心,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匠心育人:因材施教探索“混合培养模式”

周康教授是武汉轻工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严于己,而后勤于学生”,这是周康教授培养研究生的理念。

周康教授。学校供图

多年来,周康教授以科研项目为基础,将所带的研究生与本科生按兴趣志愿,组成兴趣小组,打通培养,摸索出“研究生和本科生混合培养”模式,先后组建了“人工智能优化算法在粮食物流配送中应用”“粮食加工的全产业链追溯分析”“食品生产的原料智能分析”等多个科研小组。

在“混合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周教授善于因材施教,他根据每类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职业规划等进行分类指导,不断夯实他们的学术兴趣、基础与信心。如针对研究生陈聪、舒行编程能力较强的特点,他帮助他们确定了“人工智能优化算法”的研究方向;针对研究生姚钊、尹明君的数据分析和系统编程能力较强的特点,帮助他们确定了“粮食加工的数据库管理和数据分析”的研究方向。

“导师首先要有家国情怀、奉献意识和敬业精神,对科学问题要有孜孜以求的科学态度,才能培育好自己的学生。”周教授早年在国企工作,2002年放弃国企高薪来到学校,为的是响应教育强国的号召,践行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使命。

【责任编辑:刘建维(二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