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张义波回母校讲述“孝老爱亲”故事

来源:荆楚网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陈峰 曾华琴)“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10月8日下午,“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010届校友张义波回到母校,在凌峰楼C11道德讲堂报告厅分享孝老爱亲的感人故事。学校各职能部门、机电工程学院师生代表共300余人现场聆听了报告。本期道德讲堂由机电工程学院承办。

“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张义波校友作报告

  打八份工  背起奶奶上大学

  讲堂上,张义波校友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朴素真挚的情感,深情讲述了自己自强不息、热心公益、知恩图报的感人事迹。

  张义波介绍,他的出生地秭归县水田坝乡联营村,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刚出生五个月,他就失去了父亲,九岁时母亲又因病去世,留下他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家里一贫如洗,爷爷奶奶年事已高,为了减轻老人的负担,他从小就过着一边读书、一边帮家里干农活的生活。尽管条件艰苦,但自己成绩还算优秀,常年排名全班第一。

师生聆听报告

  2002年9月,张义波的爷爷去世了,家庭的几乎重担全部落在了张义波肩上。他强忍爷爷离世的悲痛,默默告诉自己:从此我是家中唯一的男子汉了!“上高中时,课业很繁重,为了减轻奶奶的负担,当时我每个月都请假回家一趟,用最快的速度帮奶奶干活,奶奶说过,天再黑,总会亮!”说到情深处,张义波一度哽咽。

  虽然命运坎坷,但张义波从未自暴自弃。他深知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张义波考上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走出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大山。“2009年底,我的奶奶生病生活无法自理,我背着奶奶用了三天到武汉。学校免费腾出一间宿舍,我每天在宿舍给奶奶洗脸、梳头、洗脚、换药,背着奶奶在校园散步。当时我打了八份工,每月生活费压到200元以内,尽管每天奔波于教室与寝室之间,但我仍觉得值得!”回顾9年前在学校与奶奶相依为命的那段日子,张义波脸上挂满了泪珠。

张义波志愿服务队队员表演手指舞《百善孝为先》

  热心公益事业   倾情回报社会

  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读书时,张义波筹建了“阳光家教社”,组织学校优秀学生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免费的家教服务。在他的感召下,“阳光家教社”的教员迅速增加,2016年11月,校团委把“阳光家教社”打造升级为“张义波志愿服务队”,至今已有3000多名志愿者活跃在秭归屈乡大地。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

  毕业后,张义波留汉做了一名电视台记者,他积极借助媒体的力量,竭力帮扶社会弱势群体。尽管在大城市武汉工作,但张义波仍时时牵挂着自己的家乡和年迈的奶奶,他不顾亲友劝阻,辞去电视台的工作,回到穷乡僻壤的家乡,成为了村委会的一名工作人员。张义波说:“家乡的贫穷面貌让人揪心,回到家乡后,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走访调研了全村所有农户,每天晚上上网查资料至凌晨,自费外出调研了省内外20多个地方,向致富能人取经学艺,邀请农业专家到我们村实地查看支招,只想尽快改变家乡的面貌。”为此,张义波四处借贷30多万元,改造废弃十多年的百亩荒地,种上核桃树,成立了村里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向贫困户传授技术,帮助他们脱贫。此外,他还充分利用家乡革命老区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以及苏区这块金字招牌,创办了秭归县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依托高校资源,走“红色旅游+教育产业+扶贫”之路,发展村集体经济以及主导产业,通过红色旅游的带动,助推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我是穷人家的孩子,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无数的恩人帮助过我,我也要像这些恩人一样,去帮助更多的人。”张义波动情地说。

  学习榜样精神   砥砺奋进担当

  听了张义波的深情讲述后,现场观众被深深感染了,大家积极踊跃发言,畅谈感受和体会。机电工程学院院长蔡建国说:“立德修身乃处世立业之本,张义波校友自强不息、热心公益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值得我们每一个学习,我们要大力弘扬孝道传统美德,学孝道、尽孝道,勤奋工作,报效国家。”校团委书记杨爱霞说:“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在张义波这名最朴素的校友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要将张义波校友的力量积攒起来,传播出去,弘扬开来,让孝道文化深入人心,让奉献精神永放光芒!”

师生畅谈体会感受

师生写下心灵寄语

  作为张义波在校期间的任课老师,机电工程学院齐真老师被张义波在逆境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感动。她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有意识地将思政教育引入课堂,以张义波这样的榜样人物为标杆,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张义波志愿服务队队员们也纷纷表示,要以张义波学长为榜样,弘扬孝道,传递爱心,勇于担当,砥砺奋进,报效祖国。

师生代表合影留念

(编辑:何鹏)

欢迎关注荆楚网官方微信

cnhubeigw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