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国际优质教育 探索“双元制”本土化实践

来源:荆楚网

  荆楚网消息(记者齐一璇 实习生朱佳月)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与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AHK上海)展开合作,承担湖北省中德职业教育试点项目,“见贤思齐”,不断促进德国双元制教育向中国本土化迈进。

  融通人才培养理念 探索本土化改造

  “学院借鉴双元制精髓及其核心要素,密切联系职业行动领域需求,创新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和培训模式。”魏少峰院长告诉记者,学院结合机械制造设计等专业特点,将德国相关技术工种职业培训条例、职业学校专业教学大纲与国内标准深度融合,开发了本土化教学大纲和职业能力培训大纲,从而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的人才队伍。

中德职业教育合作论坛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学院充分体现‘工学结合’思想,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魏少峰院长向记者介绍学院的教学改革思路,“我校遵循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客观认知规律,实现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相互衔接与深度融通。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现场技能培训和工作岗位实践三个环节,使学生充分掌握职业本领。”

  创新技能培训模式 打造生产性实训平台

  在创新能力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的中德职业教育学院培训中心实行“宽基础实践能力、重专业实践能力以及强化岗位实践能力”的创新技能课程培训,开展贴近真实岗位的实践性训练。

中德班学生实践操作

  谈到创新技能实训环境的营造,中德学院院长陈少艾侃侃而谈:“学校以培训中心替代‘双元制’模式,打造生产性实训平台。我们的培训中心以产教融合为基本建构框架,采取先进流行技术与企业合作共建方式,涵盖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等五大专业。”中德学院紧跟机械电气装备制造行业立业升级技术需求,推进创新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

  探索成果初步展现 人才质量显著提升

  据了解,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由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工业中心协同实施,以德国“工业机械工、机电一体化工”职业标准为基础,最终实现中国“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标准和毕业要求。

学生在培训中心实习工厂轮岗实习

  2016年9月,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首届中德班组建,以能够执行相应专业的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标准、机电一体化技术标准和工作规程为目标,培养能够获得国家大专学历证书、德国AHK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

  实施中德合作培训两年来,中德班学子在全国各项技能大赛喜获住绩,获45届世界技能大赛湖北省综合自动化选拔赛第一、二、三、六名,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三等奖一项,湖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此外,学校被授予AHK中德(武汉)职业教育培训中心、AHK德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考点。

  作为中德职业教育试点项目高水平、高质量合作单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争将“双元制”中德教育本土化创新实践进行到底。

(编辑:许文秀)

欢迎关注荆楚网官方微信

cnhubeigw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