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高考开考之前,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接到大量举报河北各级官员将孩子送往内蒙古参加高考的举报电话,被举报的官员分布在河北各地的党委组织部、公安局、水利局等众多部门。(中国青年网)
“高考移民”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现象。部分考生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数线的差异及录取率的高低,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这被称为“高考移民”。诚然,这种高考“怪胎”的诞生有当今中国教育制度的不合理“温床”的培育和“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激烈的高考竞争的催生,但是细究之下,一些细节问题也要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什么大多数“高考移民”都来自官员家庭?这种衍生的扭曲的高考“畸形儿”会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
“高考移民”需要复杂的户籍、学籍审核和转接手续,普通考生要经过严格的审核考察,程序之复杂让很多普通家庭“望而却步”。但对于一些官员来说,却正好可以利用手中“资源”,托关系、走后门,将程序简化了再简化,将“不符合条件”变成“符合条件”。而一些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也“顺水推舟”,接收考生的同时为自己谋取“便利”,获得利益。这种“双赢”的模式为滋生腐败创造了新的途径。一些官员通过“非正常”运作,利用权力为自己的子女“开红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权力腐败的重要表现。而对于接收“高考移民”的地区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来说,无异于一个重要的利益交换和输入的机会。腐败就在这“一来一往”中产生了,腐蚀着教育公平,挤占了边远地区考生的高考机会,给中国社会公平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如何遏制“高考移民”中滋生的腐败苗头?需要相关部门完善高考机制,大力进行制度创新,比如改革高考招生指标分配制度,建立按各省市人口比例确定招生指标的制度,让那些投机者无“空”可钻;实行官员子女另行审核制度,对官员子女进行更加严格的家庭调查和户籍、学籍审核,掐灭权力寻租的苗头,从根源上铲除“高考移民”中的腐败;要严厉打击非正常的“高考移民”,对违规违纪的官员和部门进行处理,以巨大的威慑力堵住腐败源头。
“高考移民”本为国家照顾边远地区考生的利民举措,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为了维护这一举措,相关部门要下大力度挖出隐藏其中的腐败,果断斩断其中的腐败链条,为教育公平注入一剂“强心剂”,让政府的德政善举真正名副其实。
稿源:荆楚网
作者:赵付芹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