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时评列表

“自招”选“偏才怪才”也要有理有据

发布时间:2015-06-17 08:16:52来源:荆楚网

  近日,武汉的八所部属高校相继举办了自主招生。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自主招生取消了校长推荐制,并且时间也由高考前移到高考后,招生政策偏向选拔“偏才怪才”。(6月15日荆楚网)

  一直以来,自主招生的改革都被视为教育改革方案的重头戏。因为“教育看高考,高考看自招”,前者是“指挥棒”,后者是“试金石”,只有两者相结合,教改才能找到准确的方向。

  平心而论,教育改革已经有很多次,历年来自主招生政策的变化也不少,但是不得不说这一次自招的变化确实是最彻底的。

  一方面,省去校长推荐,减少了利益输送的一环;把时间移到高考后,考生无需为了择校而耽误备考。同时,能保证优质的生源进到对应的大学,减少了投机取巧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改笔试为面试,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高考的“做题机器“模式,对于考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另一方面,大学是一个由博学到专精的过程,选拔“偏才怪才“与这个趋势相契合,确实值得鼓励。但是想要将自主招生的功效发挥到最大程度,这个“偏才怪才“的标准却值得商榷。

  从今年的方案来看,不少学校把“在省级及以上专业刊物发表文章“作为报名条件之一。毫无疑问,大学是需要培养具有钻研能力的人才,自主招生作为大学的预科自然要考虑这个因素。而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

  众所周知,想要发表论文必须在某一个领域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较高的专业素养。而高中生大都是在“题山题海里遨游“的莘莘学子,哪里来大量的时间搞研究?即使自主招生中的都是“人才”,也不可能是白天学习,晚上不睡觉搞研究的“奥特曼“吧?不要说高中生很少有能发表论文,就算是大学生想要发表高质量的作品也比较费力。毕竟知识的积累是一个过程,不能凭借生拉硬拽的拼凑来解决问题。

  到这里就一目了然了,既然自己写困难,自主招生又要求有这个东西咋办?来源只有两个---花钱买文章或者自己变着法子到处抄袭。如此,本来是好心的评判标准却变成了培养不良习惯的“推手”,不仅招不到好学生还为将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当然了,这只是自主招生中的一个小点,其它的还有诸如“高校名额怎样分配“、“变相奖励抢夺生源“等都是值得探讨的点。需要明确的是,任何改革都不该是心血来潮的“想当然”,“拔苗助长“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只有做到有理有据符合客观规律才能真正将改革落到实处。

  稿源:荆楚网

  作者:柯玉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