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友“有幸”围观了一场由招生引起的骂战,主角是百年学府北大和清华。两所大学的四川招生组在微博上互相指责,称对方进行欺骗、花钱买考生等不正当行为。(6月28日《新京报》)
前几天亲自用车去接,现在在微博上相互“吐口水”,不得不说清北的招生组为了“收买”“优质生源”也是蛮拼的。
本以为,上清华北大几乎是所有高考学子的梦想,只会是学生争破脑袋往里钻,现在清华北大却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为了得到想要的,其实也是可以“放下身段”的。
从新闻源来看,那位状元被招生组的人员逼到了墙角,就差没有被强行拉走了。如此丑态,就像两群商人在争夺自以为很宝贵的商品,但又不懂得用委婉的营销方法,只好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抢。而当这一幕被刻在两所百年名校身上时,这种幽默的即视感简直不能更棒,让人想不笑都难。
相比于可笑,这出抢状元的闹剧更可气。
如果说原来他们还是在私底下收敛着弄点小动作的话,那么这一次就是堂而皇之地“挑战”招生制度了。国家早有规定,在招生中不得有给予金钱奖励或者提前允诺的越界行为。虽然清北官网声称这样的骂战只是个别不文明的招生人员造成的,但笔者还是想问:没有顶头政策层面的支持和名额规定,下面的人敢这么干吗?明目张胆抢状元,只不过是这群人因技巧太差暴露了各自学校的“小九九”而已。“上梁不正下梁歪”,连最好的两所大学都这么“不择手段”,这让下面的小兄弟们怎么看?
诚然,抢到状元可以给学校增加点面子,以后有了炫耀“我校有多少状元”的资本。但事实上,从清华北大毕业的状元最后很多人不都“泯然众人矣”了嘛?而事实上,行到社会上,比较靠谱的还是那些踏实努力的“非状元”。只有上了大学的人才知道,四年后的风骚,谁的天下,不是一张录取通知书就能决定的。学校就像是一张火车票,清华北大的软卧,本科的硬卧,专科的硬座。火车到站,还不是都得下车找工作?清华北大是有各种各样的优势,但也不能说我是清华北大毕业的就可以坐着等别人给你发工资吧?
北大的许智宏校长早就说过,真正的“大”学,学术之大,责任之大,精神之大,尽在其中。而不是状元多学校就大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应该是大学的底气和胸襟,比如北大的中文系清华的数学系各有所长,为何要为了这个面子伤了“里子”?
吸引人的始终是“兼容并包”的未名湖和“厚德载物”的清华池,而不是各种不靠谱的“威逼利诱”,教育也不是为了培养“有毒的罂粟花”。再退一步讲,你们抢得那么欢,状元去了港大可咋办?
稿源:荆楚网
作者:柯玉乾
(作者: 编辑:柯玉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