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时评列表

抢救民族文化迫在眉睫

发布时间:2016-09-27 09:33:03来源:荆楚网

作者王青璘(左)与苗族老奶奶合影。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今年暑假,我奔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本想去那里亲身感受苗族的歌舞,苗族的生活方式,民族的文化。然而,看着祖辈的传统渐渐消失在现代化社会浮躁的激流里,我好痛心。抢救民族文化,实在是迫在眉睫了。

  苗寨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唤起了我对家乡的记忆。那些木头老房子,坐落在山间,与那一片片翠绿的丛林田野交相辉映。我不禁想起了那个伴随了我十几年的木房子,那一年突然就和奶奶一起走了。代替它的,是一座冷冰冰的水泥砖房,放在那,与青山绿水格格不入。我真不知道,他们在拆它的时候,是一种什么心情?这上面的每一块木头,每一片黑瓦,融进了老一辈人多少汗水与情感,它存在于我的记忆中十几年,就这样再也没有了。当那规模庞大的千户苗家木楼呈现在我面前的时候,熟悉亲切的感觉涌上心头,心中感恩又酸楚,承载了我对家乡所有牵挂的木楼,在另一个地方保存完好。它永远屹立在我心中,寄托在这样美丽的山水间。

  行走在郎德苗寨僻静的石子小路上,身边偶尔经过几个苗族奶奶,穿着刺绣土布衣服,头盘发髻,包着头巾暖帽,手里拿着一篮子绣片和鸡蛋,让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无数的记忆汹涌而至……

  是啊,民族血液是骗不了人的!苗族的精神和智慧,耳濡目染,深深刻在骨子里,融进血液中,影响着一代代的苗家人。即使身在他乡,随他俗,但苗家精神渗透在一举一动与思维方式中,故乡与民族的历史永远印在记忆深处,世代传承的信仰与道义,虔诚供奉在心间。

  美丽的“侗乡第一寨”,壮观精美的鼓楼,天籁之音侗族大歌,让人流连忘返。俗话说,苗侗一家亲,这里也杂居着一些苗族人。午后倚坐在风雨桥上的老人们闲聊着家长里短,苗族老奶奶坐在家门口台阶上一针针地仔细绣着花样,孩子们或在桥上跳着皮筋或趴在地上弹珠子,仿佛在这里时间是凝住的。仔细看奶奶绣的花样,一针一线细腻精致,一块巴掌大小的绣片要绣上一个月。她告诉我,这些绣片里面还有她妈妈绣的,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母亲就开始传授她苗绣技艺,出嫁的嫁衣便是她自己的手工。当问到她女儿是不是也跟她学苗绣,她说“不学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怎么会,不愿意学了”,语气中透着淡淡的遗憾与无奈。

  现代化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冲击着这片原本安宁古老的土地,市面上泛滥成灾的机器绣品让工艺复杂、消耗时间的苗族纯手工刺绣濒临失传。过去,刺绣是苗家女人一生最值得荣耀的事情,就如同自己的生命有限而又珍贵。现在,却变得可有可无,学校老师讲的也都是有出息到外地上大学,未来的寄望跟绣花毫无关系。

  苗绣女看似不经意间的一针一线,无不蕴涵着神秘而古朴的艺术风韵,苗绣手艺不仅仅是繁复的绣工,还有流传千年的祖宗定下来的纹样,它们承载着解读人类来源的密码,它们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难以估量。但凡见过苗绣的人,都难以忘怀它那惊人的美丽。苗绣是一种看了让人流泪的艺术,它记载着苗族数千年辉煌的历史,它饱含着母亲对孩子浓浓的爱意,它寄托着女子对未来所有的情思与希望,它是岁月的沉淀,虔诚的信仰。这样一个传承千年的珍宝,将在大量快速的粗制滥造中无形消失,现代化发展的今天,传统渐行渐远;难以言喻的痛心疾首,仿佛看到无数苗绣老艺人捧着一堆手工绣品无人继承时悲伤和无奈的泪水。

  我们的民族文化将何去何从?传统工艺将如何拯救?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一个伟大的使命,需要更多的人意识到并付诸行动。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青璘(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学生)

(作者:  编辑:王青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