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少女遭校园欺凌被同学掌掴”的视频在网络流传。在这段不到三分钟的视频里,一名穿着黑色上衣的短发女孩站在宿舍中间,另一名穿白色毛衣的女孩说着湖南方言在质问另一名黑衣女孩,期间被质问的女孩多次被掌掴、脚踹、扯头发。在视频中,除了发生争执的女孩外,还有四五名差不多年纪的女孩坐在宿舍的床边,围观这一幕暴力行为的发生但并未阻止,时不时还发出笑声。(1月1日法制晚报网)
近年来,关于校园欺凌事件的报道屡见报端或网络,如果在百度上随意输入“校园欺凌”字样,竟可搜索到相关结果205万多条,有勒索钱物,还有掌掴殴打,更有辱骂扒衣等,其欺凌之恶、暴力之狠、手段之残着实令人发指。而究其起因,有些仅仅是因为对方“说了自己一句坏话”之类的“鸡毛蒜皮”等小事。而正是因为这些“鸡毛蒜皮”引发的校园欺凌,不仅对被欺凌的学生造成了身心健康的严重侵害,而且极大地破坏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侵蚀了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已成为必须割除的“肿瘤”。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幼小的少年因“鸡毛蒜皮”而选择残暴的手段,对同在一个教室读书的伙伴进行惨无人道的殴打、侮辱、折磨?又是什么原因让那些围观的伙伴无动于衷并拍照“炫”到网上?从一起起校园欺凌事件来看,其主要原因是家庭防线的失守、学校教育的缺位、社会不良风气的侵扰、法律震慑力的不足,导致孩子们的价值观发生错位,其性格发生变化甚至是扭曲,要么独断跋扈、脾气暴躁,要么缺乏自信、精神抑郁。所以,要终结校园欺凌现象,必须建立起制约校园欺凌发生的硬机制,而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出其力,自觉担当,形成组合拳,切实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首先,要尽快完善校园欺凌的立法和执法,要依据教育部、中央综治办等九部门去年11月出台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置预案,明确责任主体,对实施欺凌者及时依法给以惩处,严重者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决不能让实施欺凌者肆意妄为、逍遥法外。
其次,要把生命教育和反欺凌教育纳入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范畴,培养孩子们的爱心,让他们学会给予和奉献,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既追求自尊、自爱、自强,又崇尚宽容、体谅、理解。特别是中小学校,要强化校园的法制教育,让学生懂得相应的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作为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要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从净化儿童文化市场着手,关注舆论导向,净化网络空间,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健康的精神产品,使孩子们有好书籍读,有好影视看,有好游戏玩,防止孩子受社会不良风气的侵染,从而做到警钟长鸣、防患未然。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多元化,空洞的说教对终结校园欺凌是苍白无力的。只有从学校到家庭、从政府到社会共同努力,在树立孩子的法制观念,培植孩子的责任、义务、尊重、爱心、宽容等素质方面形成组合拳,才能够让孩子们在宽松、和善、关爱的气氛中健康成长,成为善良、开朗、乐观之人。
稿源:荆楚网
作者:肖怀中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