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时评头条

录取通知书“撞脸”又何妨?

发布时间:2015-07-29 09:00:51来源:荆楚网

  据长江日报等报道,武汉大学官微近日展示该校2015级本科录取通知书,随后遭到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网友质疑,称武汉录取通知书与人大去年的录取通知书“字体雷同,构图雷同,云水纹路雷同,子框布局雷同,水墨画风格雷同”。(中国新闻网7月28日)

  武大与人大录取通知书的“撞脸”事件,引起了两校学生及各路网友的争论。争辩的主题不断演变,有从知识产权到抄袭进行激烈的命题争辩,甚至升级到了两个学校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PK。武大官微也发布长文《我们到底像不像?一种文化传统,两校个性表达》,以此作出回应。

  武大的录取通知书是雷同还是抄袭,我们暂且不论。但是针对此次“撞脸”事件,引发网友轰轰烈烈的讨论,笔者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首先,笔者认为,录取通知书的内涵比形式更重要,录取通知书的意义在于“录取”而非“书”的怎么样。网友们过于强调形式,而忽略事物本身的做法,笔者并不十分赞同。甚至有部分“我为母校代言”的网友将争辩演变成对对方学校的攻击,早就使录取通知书“撞脸”事件变了味。这种是否抄袭的较真与各种争论的升级,对于即将收到武大录取通知书新生来说,被录取的喜悦之情被网友泼了一盆冷水。

  同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武大还是人大想通过小小的录取通知书弘扬古典传统文化的良苦用心。本可简单的一张白纸写明录取信息,然后高校还是煞费苦心的去创作、设计,录取通知书既要体现学校的传统,又要讲究个性。为何网友不对这种行为进行鼓励或认可,反而提出诸多要求。有部分网友说,因为他们的高校,他们连这种创新、个性都做不到,又怎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个性培养呢?笔者认为,这也是一种以偏概全。正所谓“术业有专攻”,高校的专在于培养学生,而不在于设计录取通知书,网友对此应该宽容。

  最后,笔者呼吁网友对此次“撞脸”事件要冷静,要包容。可以对录取通知书的知识产权及独创性等进行学术讨论,但不可过度升级成对学校名誉的攻击。要与新生一起分享录取的喜悦,送上一份真心的祝福,不可肆意猛浇新生的冷水!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