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学“更名风”愈演愈烈。据统计,6年间我国共有472所高校改名字,占高校总数的23%。一是地方院校不再“偏居一隅”,名号从市到省,从省到华东、华中、华南;二是高校层次不断升级,名号从“专科学校”到“学院”再到“大学”,名号也越来越“洋气”。(6月13日《新快报》)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中华儿女对此奉行已久。但某些高校却将其反向演绎得淋漓尽致,改名改姓是家常便饭。今年“农贸”变“科技”,明年“学院”变“大学”。不仅如此,很多高校竟然将名字也取得惊人相似,“武汉工贸职院”、“武汉工业职院”,“湖北工程学院”、“湖北工程职业学院”等等,迷乱了人眼。人名相同或相似并不少见,但高校取名也如此,就很奇怪了,是因底气不足而“狐假虎威”,还是中国字不够用?
如此多的高校接二连三地勤换“马甲”,频频“变脸”,连名字都取得神肖酷似,确实令人咋舌。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在“名”、“利”的双重役使下,改个好名字,“忽悠”更多生源,不仅档次看起来提高不少,还便于挣大钱。高校改制后,生源就是财源。对那些长期被名牌大学“压制”的冷门大学来说,换个名字便是“忽悠”生源的大抓手。很多学校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也要将“学院”两个字替换为“大学”,就是这个原因,或为名,提高社会评价,或为利,这个大家都懂。
“高”、“大”、“全”的综合化发展是众高校前行的方向,也是他们频繁改名的主要动因。为了追求“面子”,惘然不顾“里子”。但是,真正的“高大全”、“高大上”,是品牌,是底蕴,是认可度,不是实施“面子工程”就能提升上去的。高校名称往往囊括了其专业结构、施教体系,随意改名,只能彰显其自身对教育目标认识上的模糊性。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向纵深的当下,作为高校,理当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将教育改革宗旨熟稔于心。应清晰地认识到,改校名不等于成名校,内功没修炼好再高大的外表也是假把式;高校拼的是实力,不是名字,就算让你改成“中国大学”,没有里子,没有实质和内涵,只能徒增笑柄罢了。这种功利化办学追求和不严谨的办学决策,应当及时纠正过来,否则,不仅会误导学生和家长,也会扰乱高等教育的正常秩序。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高校办学不能总在表面上的“高大全”上做文章,高等教育要追求的不是校名的“高大上”,而是教育质量和科研实力的“高大上”。
稿源:荆楚网
作者:楚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