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旅行”、“毕业聚餐”、“拍几套不同着装的毕业照”……不知何时,曾经简单的大学毕业,悄悄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仪式”。对很多毕业生而言,假如错过这些“必经”环节,即便拿到了毕业证也不算真正的“毕业”。针对大学毕业生毕业消费逐渐上涨的情况,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今年应届毕业生开展了专门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8%的毕业生毕业季花费超过4000元,甚至有2%的人毕业消费超过10000元。(6月22日《中国青年报》)
毕业,是一个沉重的动词;毕业,是一个让人一生难忘的名词;毕业,是感动时流泪的形容词;毕业,是当我们以后孤寂时候,带着微笑和遗憾去回想时的副词……每当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总会回想起我20年前毕业时候的情景。尽管事过境迁,但依然历历在目,一杯清茶、一本饱满深情的留言簿,一场篝火边的散伙宴等。尽管简洁,但至今依然铭记在我们同学们心间。大学间《光阴的故事》,总会云淡风轻随风远逝,但每一个朝夕相处的日子却永远沉甸甸的,任世事变幻,由岁月变迁。正是如此,现在的大学生在毕业之际,各种狂欢的“仪式”轮番上演,而毕业账单也越来越长。“毕业旅行”、“毕业聚餐”、“拍几套不同着装的毕业照”等“高大上”的节目是需要坚强的财力来支撑的。“68%的毕业生毕业季花费超过4000元,甚至有2%的人毕业消费超过10000元”,这样的数目不小的开支,对于大多大学生们而言实在是有点奢侈了,而且背离了“毕业离别”的初衷。
“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了当初出发的目的”,其实毕业离别无论采取任何形式,其目的都是一样的,希望留住青春的美好记忆,希望天南海北的同学们的友谊之树长青,这也是精神情感方面的需求。但任何的仪式都需要量力而行,不可让“炫耀”、“攀比”这样的符号冲淡了毕业离别的真正价值。时代在变化,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崇尚节俭、勿忘本真的理念不可丢弃。因此,高校毕业生离校之际,高校教育者和社会管理者和广大家长应该适时对毕业生的消费进行合理引导。比如,在一些必要的仪式外,可以号召学生们为校园种下一棵成长树,可以在毕业墙上镌刻下自己的名字,也可以在毕业之际开展一些爱心志愿服务,集体义务献一次血等。
毕业之际致青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但无论什么样的方式都需要进行成本核算。毕业了,算不上什么功成名就,只是下一个开始的前奏,因此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举办一些简洁、质朴而有意义的来做个告别才值得一生中回味和铭记。而这样的意义,一趟奢侈的毕业游和拍一套精美的毕业照还真难体现。
稿源:荆楚网
作者:樊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