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教育首页 > 教育新闻

发展职业教育要闯几道关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10日16:06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29日电 29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显示,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共有职业院校13300多所,在校生近3000万人,每年毕业生近1000万人,累计培训各类从业人员2亿多人次——职业教育法自1996年颁布施行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从执法检查情况来看,职业教育仍然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


  观念仍是“拦路虎” 招生成为“头疼事”
  “每年从4月开始,学校就把每个老师分配到省内各初中进行招生宣传,130多名老师有一半都在忙招生。”一提起招生,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校长周平就“头疼”。
  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院校,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的毕业生近年来在大型国企炙手可热。可是,“学校每逢招生季就‘吃不饱’,老师们经常守在初中校门口等学生下晚自习后发传单。”
  根据报告显示,1996年—2014年,中等职业教育连续9年就业率在95%以上。高等职业教育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达90%。
  然而,与高就业率形成鲜明反差的是逐年下降的生源数量。记者在多地采访中发现,不少职业院校的招生计划完成不到一半。
  “现在职业学校是中央很重视、行业离不开、社会看不起,随之而来的就是招生难题。”辽宁省大连市教育局职成处副处长邵建利说。
  执法检查报告指出,职业教育观念滞后,直接影响职业教育法的贯彻落实和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配备普遍低于普通学校,许多地方把职业院校放在中招、高招最后批次录取;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虽高,但就业质量不高,待遇偏低,在择业、升学、报考公务员等方面存在诸多政策限制和歧视。这些问题助长了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报告建议,切实树立“三破三立”的观念,即破除鄙薄职业技术教育偏见,树立普教职教同等重要的观念;破除轻视职业技能的思想,树立尊重劳动、尊重技能的观念;破除狭隘的成才意识,树立行行出状元的观念。加大对职业教育法的宣传力度。

  证书缺乏“含金量” 成长遭遇“断头路”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职业教育的资格证书不被社会认可,含金量下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长春职业教育学院汽车分院副院长成玉莲表示,学生在校期间考取的证书并不被企业认可和看重,他们和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的社会招聘人员相比技能更高,待遇却相当。
  执法检查报告指出,一些现行政策和制度不利于我国职业教育与实际需求的对接,人才培养难以落地。开展学徒制培养、推进“双证书”制度均面临体制机制障碍。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熊仕涛指出,近年来技术人才供不应求,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体系结构不全,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没有“研究生”等体系上的设置,“上升通道”狭窄,成为“断头路”。
  报告建议,建立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定期表彰制度,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技术劳动者的报酬,使能工巧匠获得应有尊重和待遇。尽快修改不适当的、唯学历要求的相关政策文件,清理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晋升等方面的不合理规定,建立平等就业就学、职业成长的通道。


  办学经费难落实 教师水平跟不上
  采访中,多位职业学校校长表示,近年来,各级财政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投入,免学费发补助,但多数职校办学经费依然捉襟见肘。
  有校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年一个职校生的实际培养成本约为1.4万元,2014年湖北教育部门制定出台的高职学生生均经费5000元,远低于本科生1.2万元的生均标准,而且这笔经费常常拖欠到年底。因为历史欠账较多,许多职校基础设施不达标,一些学校甚至用塑料板代替钢材让学生进行车工培训。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教学成本比较高,如果投入不到位,教育质量很难保证。”成都市教育局职教处处长万斌说。
  执法检查报告指出,近年来政府和有关方面加大了投入,但仍不能满足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目前约三分之一省(区、市)尚未落实“制定本地区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的法定要求。县级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差,有些仍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的落后水平,缺乏专业教师,没有配套实训设备。
  对此,报告建议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责任。完善生均拨款机制,依法制定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
  还有校长反映,与“硬件不硬”相比,“软件过软”已成为制约职校发展的核心问题。专任教师量缺不稳、结构失调、技能型人才“进口”渠道不畅,职业教育师资的三大结构性矛盾始终存在。报告建议,配备优秀教师重点充实一线教学和专业指导岗位,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顶岗实践。


  顶层设计待完善 形成合力再推动
  职业教育法规定,企业可以举办职业教育,应当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和教师实习。但执法检查报告也指出,校企合作中没有给企业带来明显的“好处”,尚未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利益共同体,致使企业办学和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不足。
  “民办教育常被贴上‘逐利’标签,在政策执行中遭受差别化待遇。”采访中,多位职业学校校长表示,近年来虽然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法规、政策,但在落实中却是屡碰“玻璃门”“旋转门”。
  他们建议国家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民办职业加快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明确民办职业学校的法人属性、法人财产权。同时进一步明确减免税费政策,落实对民办学校的奖励扶持制度。
  报告建议,尽快制定出台校企合作促进办法、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混合所有制试点等政策措施,通过税收优惠、财政直补、购买服务等支持企业投入和兴办职教。(执笔记者:吴晶、刘奕湛 参与记者:王莹、廖君、李双溪、吴晓颖)

 

【纠错】编辑:彭烨炜

Copyright © 2001-2019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