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教育首页 > 教育新闻

录取通知书“撞脸”是传统“流行化”的尴尬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29日09:02 来源: 荆楚网

  日前,武汉大学官方微博微信公布了该校今年录取通知书的图片。从昨日中午开始,陆续有人在网上发帖称武汉大学今年的录取通知书和中国人民大学去年的很相似,质疑武大抄袭人大创意。(7月28日《长江日报》)

  综合网友的的指认,疑似雷同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录取通知书的字体、图案元素和整体风格上。要说武汉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同学们据此展开辩论的话,显然存在着两个难辩的前提,一是辩题不清,是争论录取通知书设计产权的归属还是理论雷同抄袭的是非抑或只是一腔热血“为校代言”的冲动?理清了这些,才能准确表达辩出真理。

  二是立论基础不牢,不论是争论知识产权还是抄袭、为校代言,用武汉大学回应话来说,与人大“撞脸”那是大有“误会”。从北师大、中国人大再到武大,所谓的雷同,其实是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扎堆借鉴和参考,只不过在录取通知书这档子事上,几所大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了。围绕一个虚无缥缈的辩题,言辞再给力,也打不到靶子上。武大的录取通知书的确散发着似曾相识的古典与传统的气息,但凭借其独特的设计理念、自我的个性解读,将其扣上抄袭的恶名显然是言过其实了。

  当然,既是辩论的话,自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甚至还要不时提醒观众,来个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设计者有着自我独到的见解,学校自然秉持广开言路的姿态,而学生注定一往情深,誓为母校费尽心力,但所有的这些,都不该忽略一个前提,那就是文学创作也好、广告设计也罢,表达文化的手段必须承载厚重的精神内涵和丰富的内容实质。以录取通知书“撞脸”这一事件来说,我们不否认高校借住小小的卡片弘扬古典传统文化的良苦用心,但如果只是相互之间长得像并且失去了自己,这样的传播不免太过局促和狭隘。

  而之所出现这样尴尬的窘境,恐怕还是在传统文化被呼唤的今天,其承载了沉重的历史期待。在其缓慢行走的路上,不免被时代快速的步伐提带,传统文化的传播甚至搭上了“流行”的顺风车。层出不穷的历史文化节目、文化气息浓厚的流行歌曲和如今高校纷繁的通知书载体,我们鼓励多元化的传播唤醒传统记忆,这是时代赋予的值得欢欣鼓舞的进步。笔者不是泼冷水,我们需要冷静地看到一点,但如果古典与传统流行化、表面化,千篇一律、照猫画虎,可以预见的是,将有更多“撞脸”与“撞衫”的出现。

  录取通知书“撞脸”无关抄袭但却事关传统文化的传播思考,如果为了传统而传统,再传统的录取通知书也只能传递一张通知书的功能,别无他用。但如果给予这样的传统方式更多的注解和阐释,开放更多的探索通道,承载更多的现实意义,以传统滋养现代、以现代反哺传统,或许这才是一条值得借鉴的传统复兴之路,传统也才能走出扎堆与“撞脸”的尴尬。

  稿源:荆楚网

  作者:高创

【纠错】编辑:陈敏

Copyright © 2001-2019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