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见习记者 曹雪)2015年上半年,湖北某大型上市制造企业在国内某城市的工程投标过程中遭遇滑铁卢,打败他们的不是研发技术、产品质量、报价和服务,而是招标文件上的一栏“业绩”或“首(台)套”指标。
“正是这一项指标,已把一半以上的湖北民用装备制造企业,无情地挡在竞标资格门槛之外。”8月2日,该上市企业某高层告诉记者。
相似的情况同样发生在武汉武大卓越科技有限公司。某业主单位需要采购激光快速连续弯沉测量系统。当前,全球只有武大卓越和北欧一家公司生产和销售该系统。业主单位通过招标,最后决定采用北欧公司的产品。后来,产品从国外运送至中国,由于不符合中国道路运行规范,却一直闲置未用。
一边是国内民用制造市场需求逐渐增大,一边是国内企业自主创新研发及产能水平增强,按照供需理论,市场理应非常广阔。然而,却是因何缘故,造成国内制造行业供需失衡,许多企业连竞标的机会都没有。
“死循环”门槛 使创新产品未战先败
一位不愿透露全名的业内人士孙先生在接受荆楚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很多业主单位在招标时会强调‘业绩’和‘首(台)套’。要求国内企业所投标的产品不仅要有一定的业绩积累,还要有首(台)套产品用户的使用体验报告。”
“这是一个死循环!我国的自主装备制造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匮乏甚至是空白的状态。即便我们自主研发制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产品,但是没有业绩,就很难卖出设备;卖不出设备,又哪来的业绩?”谈到国内一些工程项目给国内制造企业设置招标高门槛的现象时,孙先生忿忿不平。
针对上述现象,荆楚网记者又先后电话采访了若干湖北本地民用制造企业。这些企业负责人均表示,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品在竞标过程中“未战先败”,这样的尴尬局面并不少见。
“这种现象不止是在湖北,在我们整个国家都存在。”武汉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与计算机应用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定方在接受荆楚网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相同看法,“德国、日本装备制造业发展起步早,很多制造厂家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品牌,而我们国家制造业起步晚、发展慢,在现阶段的公司业绩上,国内企业肯定很难与先进制造国家竞争!”
“可是,缺乏业绩,这并不能代表我们的产品不好,没有竞争力!”针对国内某些业主单位对国产品牌信心不足的现象,陈定方认为,企业除了需要不断提高自主产品质量,也需要时间和政策来增强人们对国产品牌的信心。
陈定方称,湖北省作为工业大省,其自主研发、制造水平一直处于相对领先的位置。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湖北省拥有全国最多的大学生,也有不少制造业专家和教授。“所以,我们是有绝对的制造底气!但目前的问题是,我们说产品好,如何也让市场说好,这是我们需要探索的。”
为了争夺利益 让市场门槛变成“铁闸”
谈及业主单位在招标时对创新产品设置“业绩”和“首套”门槛的原因,孙先生告诉记者:一是当一种高新技术产品初次投放市场时,没有用户使用报告,业主一般不会主动购买。二是涉及购买装备制造行业的业主大多是政府、国企或央企,购买决策人为了避免个人风险,通常是哪个产品最贵,就买哪个。
“成本或性价比,在这些决策人看来,并不重要。”孙先生认为。
孙先生还表示,国内装备制造企业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目前很多企业的研发、制造水平已经有了很大进步,甚至不少产品领先国外,另外还有很强的价格竞争力和完善、安全的售后服务。“如果仅仅为了避免个人风险,不从产品质量、价格、售后综合考虑,就一味抵制国产,这对我们国内制造企业来说非常不公平!也会严重挫伤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积极性!”
实际上,有关部门也注意到问题症结所在,并出台了相关政策,试图拆掉这个市场门槛。
2014年3月,湖北省经信委曾下发“关于印发《加快全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要鼓励首(台)套应用,开展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的认定工作,奖励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示范项目。
一年过去了,为何仍有不少本土制造企业仍在面对“首(台)套”这只市场拦路虎?
孙先生透露,原因有两点:一是“中外形式合作”层出不穷,导致国产化率虚高,完全自主品牌市场仍薄弱。“中外形式合作”指国外企业通过与本土制造企业“走形式”合作,即能共同披着“国产”的外衣享受政策扶持。其实这类企业脱下国产外衣,核心设备仍是进口。
二是每个地区都有贸易保护政策。湖北省出台的政策,只在湖北省有效。湖北省的品牌走出去,一样会面对省外的各项工程招标歧视。
多年延续的市场歧视 该如何突破?
如何突破“首(台)套”招标歧视,有业内人士提议,“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制造行业‘中外形式合作’的企业审查,让真正、完全意义上的国产企业能够享受到更多政策扶持;另一方面可以采取让业主单位‘一段时间免费试用’等方式增加市场份额。”
然而,针对“一段时间免费试用”建议,仍有业主单位表示担忧,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许多工厂的生产线是每天24小时不停歇,每天产值必须是稳定值;即使免费试用,但如果因为设备问题,导致出现生产线中断,无法按期交货,合同违约、巨额赔偿、资金链断裂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后果谁来买单?
“不是我们不想支持国产,而是涉及金额巨大,对企业有生死存亡的影响,没有人敢为风险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