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楚天都市报评论员肖杨
今秋开学出现一个新现象,武汉不少一年级新生佩戴了一个新装备——具有监听功能的智能腕表。一些家长表示,给孩子买这款手表,主要是监控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不过,多位老师却对此大吐苦水:手表在监控孩子的同时也在监听老师,对正常教学存在干扰。
本来,儿童智能腕表设计初衷,是出于安全考虑,在儿童走丢或者遇险时能及时定位、报警。想不到,一些家长竟然延伸出了一个“监听课堂”的用途,专门用于督促孩子学习,如此煞费苦心,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话说家长能想出用智能设备监控孩子,还真不奇怪。一些家长素来爱操心,偷看孩子日记、搜查孩子房间,孩子外出时当“尾巴”,可谓十八般武器齐上阵。武汉的一些幼儿园甚至直接装上监控系统,满足家长随时随地“监控”宝宝情况的需求。
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不管是读幼儿园还是刚上一年级,都还是懵懵懂懂的年纪,家长既希望了解孩子的表现,也担心孩子在新环境受委屈。特别是时有幼儿园虐童事件曝光,家长们更是风声鹤唳。
然而,如此监听式教育并不可取。比如家长寄望敦促孩子上课专心听讲,可孩子如果知道自己时刻处在监控之下,可能不敢大胆表现。这好比“鱼缸法则”,无论鱼缸里的鱼多美丽,总感觉养不大。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空间,爱孩子也需要适度放手。否则,但凡有风吹草动,家长就如临大敌,越俎代庖,孩子只会成为温室里的花朵。比如家长监听课堂,不仅孩子可能是受害者,尴尬的还有老师。一言一行均被监控,老师很难感觉到被尊重,而家长过多介入课堂教学,也容易加重老师心理负担。就算一些老师愿意迎合家长的需求,可上课成了表演,这样的教学效果会好吗?
随意泛滥的监听,只会带来信任危机,学生之间连说悄悄话的地方都没有了,孩子可能更不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老师可能更不敢批评教育……教育需要爱与尊重,孩子不是家长手中的提线玩偶,对自家孩子,家长同样需要在尊重的前提下进行沟通,而非总想着当监工操控孩子。
实际上,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表现,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正常渠道,多与学校沟通。只有彼此互相尊重,相互信任,孩子们才会有一片自由成长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