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教师节,家长在送不送礼物、送什么礼物、送多少之间反复思量,给很多有职业操守的老师造成了巨大压力。但现代快报记者一番调查下来发现,当代教育之惑不只是“红包之痛”——教育行政化、考核评比压力大;年轻老师收入低、职称晋升要排队;当90后老师遭遇80后家长、00后学生,“师道尊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9月13日《现代快报》)
每逢教师节来临,很多家长都会经受给老师送礼抉择之苦,针对家长的送礼之风,很多有职业操守的老师声称这给自己造成了巨大压力。说实话,当家长给老师送礼时,收还是不收确实会挑战老师职业操守的底线,不过,笔者以为,说红包给老师职业操守带来压力是个伪命题。
之所以这么说,原因有三:其一,无论从职业道德要求还是法律规定上,老师都不能向学生和家长要礼,也不能收礼,否则,就可能违反职业道德要求,情节严重者还会面临被法律制裁的风险;其二,从家长角度上讲,没人愿意给老师送礼,家长之所以送,一是怕别的家长送自己不送让孩子面子上不好看,二是怕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到不公正对待,鉴于上述考虑,很多家长虽然心不甘情不愿还是违心地给老师送礼;最后,从社会公德上讲,家长给老师送礼,这不仅有损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德高为师,身正示范”的光辉形象,也会因家长的错误作法使社会风气受到侵蚀,使学生过早地受到社会“潜规则”的不良影响,从这方面讲,家长给老师送礼之风不可长。
面对家长送来的红包,老师只要敢于对说“不”,其职业操守很容易就会得到维护,不过,说“不”的同时,老师还需要做到三点:一是打铁先要自身硬,作为老师,对家长送红包的行为,要有坚决拒收的恒心,不能口是心非;二是对所有家长要一视同仁,不能对不同家长的红包有选择地说“不”,当然,在不收礼的同时,老师要对所有学生公平对待,不能有所区别,甚至对某些学生进行歧视;三是在必要时,老师可以在班级或学校推行信息公开制度,对那些坚持送礼的家长,可以采取信息公开的方式,将其送礼情况公诸于众,一旦实现信息公开,相信不会再有家长愿意在学校被公开送礼信息。
由此可见,只要老师坚持,家长送红包的行为很容易得到制止。不过,如果老师一边心理打着收礼的“小算盘”,一边还说是家长的红包让其职业操守难守,这种作法不仅虚伪,也会使老师的师道尊严受到严重亵渎。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