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教育首页 > 教育新闻

拿学生破解“用工荒”难题得不偿失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22日08:13 来源: 荆楚网

  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走进珠三角,试图通过这里洞察到中国制造业的真实生存状况,记录下中国制造业的突围之路,探寻到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第三篇解读生产线上的特殊群体“学生工”。(12月21日《北京青年报》)

  底特律破产带给世界的震惊是巨大的,国内有关专家对底特律破产也进行过深入的分析和透彻解读,普遍认为产业单一是造成底特律破产的主要原因。相对于底特律,中国很多地方,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更令人堪忧。相比之下,底特律的工业制造水平怎么说也是处于世界的领先水平,智能化和机械化超过珠三角地区,但是也无非逃脱破产的厄运。

  经济新常态带给世界的必将是一场新的经济革命,对于工业制造业而言,更是一场革命中的革命。首先是对产品的革命,要从生产低端产品向生产高端产品发展,其次是对劳动力的革命,要将传统的依靠人工的劳动力转向现代的依靠科技的劳动力。就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民工荒”似乎已经成为了当前制造业面临的普遍难题。

  一方面是劳动者对于报酬和工作环境的要求普遍有所提升,另一方面是企业出于对利润的追求,导致对成本的压缩。这两个因素,构成了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用工荒”的基本框架。然而,依靠在校学生这一群体,让广大企业似乎看到了光明,破解了制约企业发展颈瓶,可以有效解决“用工荒”这一难题,至少可以解企业燃眉之急。但在我看来,拿学生开刀破解“用工荒”难题,不仅无济于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从长远来看,也容易导致企业增大对学生这一劳动力群体的依赖,为后续创新转型发展带来更多更大的阻碍,得不偿失。

  为何企业使用在校学生成为当前的普遍现象?透过报道,不难总结出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企业谋求劳动力,向学校支付人均1万元的劳动力报酬,把学校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二是社会对学生的评价也倾向于有更多的工作经验,为学校向企业输送在校学生增添了动力。三是学生对生产实践的渴望,以及对劳动报酬的给予的期望,让许多学生也愿意到企业参与实践。

  如果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来输送、使用和支付报酬,无可厚非,然而这一系列的背后却是不正常的、扭曲的利益产业链。学生一进校就被安排到企业参与实践,却同工不同酬,最为重要的是,企业根本没有把学生当成帮助学校培养人才,而是仅仅当成廉价的劳动力。最终企业受益、学校受益,学生这个最重要的主体在受益上却微乎其微。

  如果一个企业劳动力已经有三成是来自在校学生,那么证明企业的发展已经到了命悬一线的地步。要知道,学校这方面的操作并非全是合法合规的,如果教育部门一旦较真清理起来,意味着企业将失去三成的劳动力。人均1万元的“人头费”的背后,实则是企业对于劳动力转型的呼唤。如果不改变对“学生工人”的依赖,“人头费”的支出成本将越来越高,企业挺过困境、获得新的发展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小。

  所以我认为,变学生为“学生工人”,最大的“赢家”只有学校,学生和企业是最大的受害者。因为只有学校可以从中获得纯利润,企业最后不得不因为“学生工人”的源源流失而不断再思考、再发招,时间、精力、资本就难以集中用于自身的转型发展。而学生同工不同酬,也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积极性,超负荷的劳动透支,也容易对学生心理造成排斥感、懈怠情绪。因此,必须切断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来的灰色产业链,既有利于教育工作,同时也有利于企业依靠自身实力健康发展。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丁乔

【纠错】编辑:陈敏

Copyright © 2001-2019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