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教育首页 > 教育新闻

高校勿把学生当做摇钱树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22日08:14 来源: 荆楚网

  顺德和东莞是广东电子制造行业的两大聚集地。近几年来,“用工荒”的说法始终在珠三角回荡。近日记者在这两个地区采访时看到,在各制造企业生产线上频繁流动的工人中,除了农民工群体外,还有一个不被人了解的特殊群体,他们有着学生的身份,但却从事着与工人完全一样的工作,而且拿着可能还低于正常工人的薪水。他们就是由学校带队到这里参加“顶岗实习”的中专或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军。据多方面的信息推测,目前在珠三角各类电子厂的生产线上大约有三成工人其实都是这些来顶岗实习的“学生工”。那么这种实习对于学生的劳动实践究竟有没有作用呢?(12月21日人民网)

  高职院校组织学生去外地实习本来没有错,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俗话说,企业是个大熔炉,是个培养人、锻炼人的地方,二来,能够把学生的专业和实践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但不能打着实践的旗号,把学生变成学校的“摇钱树”,如此这般跑偏了办学的方向。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工厂的工人不可同日而语。他们的身份定位依然是学生。如果把工厂的工人师傅比作厨房“大厨”的话,他们只能是帮厨的身份,赤傅上阵不是他们的活。一来他们缺乏具体的操作经验,二来他们的体力也达不到,三是他们的反应能力还有所欠缺,极容易发生安全隐患。他们更多是倾向于研究交流。学校把他们混同普通的工人看待,不是在带他们参加社会实践,而是,让他们变成挣钱的“机器”,严重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不可否认,目前的职业学校发展存在着不少难题。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双师型”的专业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办学机制改革有待突破,等等,严重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而其中资金短缺就是发展最大的瓶颈。为此,既需要国家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又需要多方筹措资金,但,不管怎样都不能把算盘打到学生门的头上。学校组织学生去实习,事前应主动征求一下学生们的意见,去哪儿实习,以什么样的方式实习。实习期间应做好督导检查的工作,看看是否有不适的现象。实习的时间不超过8个小时。教育部、财政部2001年曾印发了有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明确指出,“不得安排学生每天顶岗实习超过8小时,实习单位应向实习学生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学校和实习单位不得扣发或拖欠学生的实习报酬”等内容。然而,目前高校的做法严重违反了职业学生的管理办法。

  高职院校让学生做“摇钱树”实乃饮鸩止渴之举。虽然表面上是获得了一定数量的经济收入,从报道中来看,每人一万元的奖励,但这只是暂时的。在职业学校招生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无疑是自砸招牌、自毁长城之举。久而久之,谁还敢来上这样的院校,学校还有学生可以派遣吗?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个人如此,企业也是同样道理。职校与企业合作,应该多采用一些深层次的合作方式。比如,职校努力提高自身内涵,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帮助企业解决技术上的难题,促进技术向生产力的进一步转化。企业效益提高了,自然而然的会为高校提供科研经费,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发展轨道。岂能采用这种让学生充当苦力的方式来赚去不义之财呢?

  高职院校把学生当摇钱树的做法,恐怕摇下来的不是“钱”,而是石头,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慎之!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学炬

【纠错】编辑:陈敏

Copyright © 2001-2019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