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商贸职业学院一门电子商务课程结束后,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本学期的表现进行评分,如果客观合理,分数即被认可,成为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这是该校电商管理学院老师李守勤自创的“诚信制期末考核”。昨日,这门课程考核已全部完成,98%的学生为自己所打的分数被采用。(1月10日 长江日报)
干部好不好,归根结底还要百姓说了算;高校教师好不好,学生也应该有一定的话语权;作为一个大学生来说,不考试或者不看考试结果,期末考试成绩直接是学生自己说了算,这能行吗?
近日,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电商管理学院老师李守勤自创的“诚信制期末考核”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作为该老师教授的一门偏实践操作类的课程《电子商务》,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对自己本学期的表现进行评分,如果客观合理,分数即被认可,成为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结果,这门课程考核全部完成后,98%的学生为自己所打的分数被采用。考试多少分,不看成绩而是完全靠自觉。自己说了算,应该还是有待商妥。
靠个人自觉来引导诚信行为,需要一个逐步摸索、逐步完善的过程。若是大家谈到当下的社会之痛,估计多少都会提到被普遍诟病的诚信危机。别的方面我们暂且不说,就说与高校相关的,像近年来浙江大学的“论文抄袭事件”、复旦大学的“宣传片抄袭事件”、武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抄袭事件”等等,想到这里,也真让我们为“诚信制期末考核”能否真正实如其名捏一把汗。回过头来看,作为尊重学生的一种方式,“诚信制期末考核”引导学生心向诚信,确实值得鼓励;但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不要一步到位,不是全部,而是从成绩的一部分由学生自己来打分开始,待到制度完善、时机成熟之时再来推行?不得不说,在社会大环境的诚信度未提升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仅靠个人自觉来规范诚信行为,多少都有一定程度的一厢情愿。
自觉诚信的形成,当下环境下也需要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为其保驾护航。有人说,“没有机制,缺乏管理,每个人都可能由‘天使变成魔鬼’,也都有可能成为非诚信事件的制造者”。的确,在疯狂逐利、一心成功的背景下,无数事实已经证明,期待通过理想化的说教树立社会大众“诚信为本”的立足意识是乏力的,期待通过任何单一捷径可以立竿见影地实现包括教育在内的诚信全面回归并不现实。但如果针对某一特定群体,以信用档案制度为核心,建立规范和惩戒合理的诚信长效机制,从而为构建相应诚信体系戴上“紧箍咒”,让其为诚信建设“保驾护航”,却非常值得期待。
在诚信目标方面,全民诚信、自觉诚信,是很多人心底的期待;在诚信建设方面,不断尝试、创新引导,也确实值得鼓励。但“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凡事不能非此即彼,即使方向正确,也应该有一个逐步过度的过程。我们再次不是在批判李守勤老师自创的“诚信制期末考核”,而是希望李守勤老师在诚信方面的创新尝试,能够在社会诚信建设方面,能够在大家关注此事件的同时,启发大家关于诚信建设方面的更多的反思和认识。
稿源:荆楚网
作者:霍计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