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教育首页 > 教育新闻

号召学生“围场子”是偶然也是必然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2日08:51 来源: 荆楚网

    4月10日晚上,河北美院向全体学生发布消息,号召他们早上7点到校门口集合。多位学生证实,他们并不知情集合的意图,等到了现场才知道是给学校“围场子”、“当肉盾”。(4月11日《京华时报》)

  目前,涉事学校还未做出官方回应,可无论最后的结果与否,学校是否做出如此荒诞之事,都不足以成为逃避责任的借口,换言之,该是反思学校为何将学生当枪使的时候了。

  此次集体冲突事件,是学生虚假报道还是学校有意为之,还真不好说。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应该闭嘴,类似学生的集体混乱并不鲜见,2015九月份湖北孝感汉川市一技校学生就受雇参与了当地的强拆,2013年贵阳观山湖区也出动过2500人拆除违章建筑,其中就有800多名学生以安保身份被雇用维持拆违现场秩序,由此可见,其实学生群体在类似事件里,往往是最可恨却又是最可怜的一方。

  因为,他们有着不知情的理由,他们有着年少轻狂不怕事的底气,如此这般,造成了类似事件的屡见不鲜,可若细想,这其实也是社会负面影响对这一群体的嫁接而已,尽管还有诸多细节有待考证,但我们至少可以明确的是,在这起涉及学校、村民和学生的冲突中,已经不属于教育偏离的层面,这实质上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病态,学校将学生当枪使,是在有意制造类似“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局面。

  不难发现,在如此多的学生与社会人群的冲突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成人社会观点的强烈转移以及舆论的秀下限,学生被贴上了众多标签,而学校至今也没有回应。类似的模糊性事实,却早已将无辜的学生推向舆论风口浪尖,那些围观叫好的人群反而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既刺激了感官体验又放大了现实需求,只是,最后的受害者也还是学生。

  更深一步讲,社会上的“标签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在面对此类信源单一、缺乏事实考证的新闻报道时,往往会呈现一哄而上的模样,而一些本不该是符合审美主流或主体部分的内容,却被一下子推到了舆论引导的重要位置,例如对学生群体的批判,对村民愚昧无知的讨伐,甚至还有在旁边拍手称快的,这些反映的都是成人社会的软骨病。

  号召学生“围场子”,看中的是学生的天真与热血,这种做法暴露的却是政府和学校在监管和教育上的失职,责任追究固不可免,但学生对自身冲动情绪的反思也不能少,不然,“肉盾”的角色也不可能总是学生。

  稿源:荆楚网

  作者:宋潇

【纠错】编辑:陈敏

Copyright © 2001-2019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