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教育首页 > 教育新闻

湖北文理学院“格桑花”支教爱撒雪域高原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3日18:44 来源: 新华网

  路灯下晨读

  西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不管是谁,只要找到了八瓣格桑花,就找到了幸福。格桑在藏语里是幸福的意思,所以格桑花也叫幸福花,它被藏族同胞视为象征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湖北文理学院“格桑花”支教队自2013年开始酝酿组织,2014年春首赴雪域高原,春去春又回,格桑花又开,支教活动转眼已是第三期,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带去的是大学生的热情、担当和青春,在艰苦里成长,在奉献中成熟。他们坚信支教必无悔,社会感受到的是满满的正能量。

  2016年3月18日,学校为支教队赴藏践行,校长丁世学一一与队员们热烈握手,他语重心长地说:“爱心接力今天棒交到了你们手中,希望你们不负众望,不辱使命。支教很辛苦,大家注意身体,祖国建设需要你们!”

  做一名永远的志愿者

  “西藏的天很蓝,云很少,风很静,人很小。在这里,我思索青春,挥洒热情,我会有疲惫,但我从未想过放弃。选择了这片土地,我心甘情愿。”2015年3月19日,作为第二批支教队队长,吴顺喜出发赴藏,进藏一个月零一天,恰是他的生日,他在博客上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3月16日,记者在湖北文理学院见到23岁的吴顺喜,面临毕业季,其他同学已经开始联系工作单位,而他正在收拾行李准备进藏。“作为一种体验和实践,已经支教过一次,为什么还要去第二次?”面对记者的提问,吴顺喜笑了:“西藏的孩子们需要我,在那里,我可以做的事更多。”

  当一名志愿者,是吴顺喜一直以来的梦想。周末助乘、周末助老、周末助残、周末洁城,湖北文理学院每周都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2012年进入湖北文理学院,不久吴顺喜就加入了物电学院“周末义教”志愿服务队,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去湖北枣阳市七方镇小学进行义务支教。

  周末他和同伴早早起床,辗转换乘用三个小时赶到支教学校,一年四季风雨无阻。教学的任务量很大,他自己的学习任务也很重,但每当看到留守孩子因为支教活动而露出开心的笑容,他和同伴们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有了强大的信念,很快吴顺喜以扎实的工作和超强的组织能力,没有悬念地成为了“周末义教志愿服务队”队长,一次次的志愿服务,他逐渐萌生了永远做一个志愿者的想法,而且这一想法一旦生成,似乎无法抑止。

  第三批支教队员周建强也有类似的经历,他更要过家人是否支持这一关。“你为什么要去西藏支教?这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们问的最多第一个问题。他们不约而同的都用惊讶的眼光看我。”他说:“我爸爸是一个世代为农的地道农民,平时对我很严苛,对我擅自做出支教的决定,怕他不允许,我提前准备了好多说服他、劝他、安慰他的长篇大论,准备用我“雄辩”的口才要与他对决一次,但当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将我要去支教的消息告知我爸时,他却说:‘去支教啊!为国家做点贡献挺好啊!’”

  “一刹那,我不知道说什么好,自己一下子仿佛更加成熟了许多,让我更加坚定了我要去支教的信念!我也要做一个永远的志愿者!”

  课堂教学

  倔强小伙儿心系西藏

  作为湖北文理学院“格桑花”支教团队第二批队员之一,结束了在西藏支教半年后,柯长松回到了学校继续没有完成的学业,可是,他时常在心底自言自语,一定会有一天,他要再回西藏,为此他在QQ朋友圈发起了红包捐款活动。去年12月2日,柯长松再次只身启程赴藏,将募捐到的爱心物资送到他时刻牵挂的孩子们手中。

  “土多热旦每次都会抱怨我给他们布置的作业多,但是每次都按时完成,而且字迹非常工整;每次他都嫌我做的饭不好吃,但他每次都会吃的光光的;每次自习他都不让我站在他身边,抱怨让他没办法专心学习,他又总是很亲近我。”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柯长松总有说不完的话。

  每次放月假,土多热旦在回家前都要去柯长松宿舍与他道别。他家里很贫困,爸爸在外地打工,奶奶和妈妈在家,哥哥上大一。一家五口人,爸爸在外打工挣的钱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平时奶奶会卖藏鸡蛋补贴家用。半年很快就到了,支教生活也将结束,柯长松支教期满回襄阳前一天,土多热旦照例要与老师们告别,他悄悄拿着一盒藏鸡蛋送给柯长松。一向爱笑的土多热旦哭着说:“这是我的一片心意,老师你就收下吧,我好怕再也见不到你了。”说着,柯长松眼睛湿湿的。

  六件羽绒服、六双鞋子、两个篮球、两条围巾、一个书包......返回西藏前,柯长松盘算着,用募捐到的钱为他早就确定好需要帮助的孩子们买好衣物。“还剩下一千多元,等我到了西藏看他们还缺什么我再买,现在就买怕尺寸不合适,孩子们长得快。”柯长松说。

  在这之前一段时间,柯长松一直在准备西藏公务员招聘考试,时间很紧,十分忙碌,原本打算将募捐到的钱全部买物资邮寄去西藏,可是后来他改变了主意。

  “孩子们放假回家用父母手机给我发信息说想我了,也不知道是真想还是假想,反正我可想他们了,所以我后来决定亲自送过去,顺便看看他们。”

  “这次公务员考试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如果公务员没考上,我再报西部计划,去西藏,那是我神往的地方。”柯长松一脸坚定的说。

  大哥哥其实也有脆弱的时候

  初到琼结,几号所有队员都产生了高原反应。经常晚上头疼欲裂睡不着觉,有的还会吐,部分队员流鼻血严重,经常是早上起来,鼻子里都是血,严重的感觉呼吸困难,每个人都很虚弱,好在大家平时都还注重锻炼,来之前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这种情形持续了一个多月慢慢得到了好转。

  学生们都说:“格桑花”支教团队的老师们在课堂上是一丝不苟而要求严格的老师,课下是就是关心我们的大哥哥。

  三月份过去的时候,湖北襄阳已经春意盎然,但青藏高原上仍是非常的寒冷,那个时候很多学生经常会咳嗽发烧,支教团队成员就把自己带来的预防感冒的药拿给孩子们吃。每天下晚自习后,支教团队队员的寝室都会围满了过来倒开水的学生,渐渐的,团队也养成了每天烧几壶开水为孩子们准备的习惯。他们感受到也告诫自己,父母不在身边,作为支教队员,他们就是孩子们最亲的人,尽管他们自己也时常会非常思念父母,思念母校和同学们!

  2015年4月16日,格桑花支教团队第二批成员相约一起送孩子们回家并进行简单的家访,一路上他们给孩子们讲外面世界的精彩,孩子们给他们介绍他们的村庄,一起纵声高歌。那次家访去的路上历时3个多小时,和孩子们一起大手拉小手步行20多公里,团队才终于到达仲堆村三组朗杰的家里。朗杰的父母非常高兴,热情的沏茶,因为不懂汉语,和团队交流起来很困难,朗杰就热情的来充当翻译,家访谈了很多孩子学习的事情,家长对老师们能够步行来家访非常感谢,连说扎西德勒,扎西德勒。家访结束后,支教队员让朗杰的父母留步,朗杰却执意送了他们很远的路程。

  要返回的时候,朗杰忽然从兜里摸出几个土豆,塞给队员们每人一个,他哽咽了好半天,红着脸说:“老师,你们在路上饿了就吃点土豆吧”,还没有等支教队员反应过来,朗杰已经跑的很远了。

  看着这个腼腆的小男孩的背影,所有队员都被这一幕深深打动,他们的眼里情不自禁的闪烁着温暖的泪水,思绪万千:这大概就是他们进藏以来见过的最美的背影。

  陪伴留守儿童

  与孩子们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第二批支教队队长吴顺喜被安排教七年级的英语和九年级的数学。刚进班时,他进行了一次英语摸底考试,全年级的英语平均分仅27分。

  在教学过程中,他发现,学生们早读时间都不愿意读书而是埋头写作业;学生因为不认识音标,英语单词读不准导致他们不敢开口读;没有录音机和磁带也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面对这些问题,他一贯的想到和队友们一起想办法。经过分析和探讨,他们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坚持每天早上6:30就准时到教室督促孩子们大声朗读,及时纠正发音错误,引导学生们用英语简单交流,激发大家学习兴趣。宿舍离学校较远,队员们每天要早早起床,并且提前很长时间出发。稀薄的空气使得队员们不能长时间运动,走一会儿就要休息一会儿,但是他们从没迟到过。一个月之后,学生们渐渐养成了晨读的好习惯。

  没有录音机,他们就辅导学生依照课文中提供的情景进行对话表演,不仅弥补了教学条件上的欠缺,更锻炼了学生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口语能力;为了引导孩子们背诵更多的英语单词,队员们教学生做英语单词小卡片,让他们每天背诵一张。

  为了鼓励孩子们积极背诵,队员们们约定,每位支教老师每天背诵一定量的考研英语单词,互学互促。这使得学生们的英语基础和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

  应孩子们的要求,每天中午1点半到3点、晚上9点到10点半,支教队员们会在实验室里进行培优补差。

  在吴顺喜的电脑里,至今还存有每次英语考试的成绩记录。他说,这是为了系统地跟踪教学效果,以便及时调整。

  一次,学生洛桑扎西悄悄塞给吴顺喜一张小纸条,上面有这样一段话:“吴老师,谢谢您!这些日子里您辛苦了,每天早晨带我们读英语。我刚来这里的时候不喜欢英语,但现在我的英语成绩在班里排名第四,真的谢谢您,吴老师!”

  付出终有回报,2014年支教第一年,中考成绩在地区12个县中学中由2013年的第10名跃居到第3名,进入内地西藏班的学生也由2013年的1名上升到10名。2015年学生的中考成绩再上新台阶,学生中考成绩在地区12个县中学中由2014年的第3名跃居第1名,进入内地西藏班的学生也由2014年的10名上升到28名。每每想到更多的孩子因为他们的努力而实现了自己考入内地西藏班的愿望,而有了更宽更广的人生舞台,所有格桑花支教队员都觉得心里暖暖的。

  梦想的翅膀如格桑花般圣洁美丽

  2015年一个下雪的早晨,天空灰蒙蒙的,雪已经停了,地上的积雪虽然还不算很厚,但是初春的西藏高原温度还是很低,支教队员们早早来到学校。可是,才走进大门,就看到路灯下三三两两拿着书本的身影,队员们震惊了。原来,教室停电了,静谧的晨曦和着路灯的光亮,照在孩子们如饥似渴的读书着的脸庞,那样的安详,那样的圣洁,仿佛一朵朵盛开的格桑花沐浴在雨露中,让人心醉,让人神往!

  这一刻,深深打动了吴顺喜和他的队友们,他们理解了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渴望,才更加明白他们的到来对于孩子们的意义,更加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之重。

  在西藏的日子越久,大家就越忍不住想要为这里的孩子付出更多。思考了很久,他们决定给孩子们上一节课——《说出自己的梦想》。

  学生白玛德吉的梦想是当一名英语老师,因为她家乡的同学们都喜欢学英语,所以她想做老师教家乡的孩子们英语。布琼扎西的梦想是做一名医生,因为他的姐姐患有糖尿病,不能像其他小孩一样吃甜食,所以他就想着当医生,治好他姐姐的病。

  孩子们看到了家乡的匮乏,但他们没有自卑,反而立志于在将来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带来改变。支教队员们发现,孩子们的梦想都是具有奉献精神的职业,这很让人欣慰。

  就在一周前,吴顺喜的学生索朗还专门打电话给他,聊了聊自己的寒假生活,这个内向的孩子经常通过微信向吴顺喜请教数学题。一些进入内地西藏班的学生在武汉上高中,吴顺喜还专程到武汉看望他们。

  吴顺喜说:“我跟他们说过,一定会再回来,我必须兑现这个承诺。”

  从2014年春天第一批格桑花支教队赴藏支教开始,到今年第三批支教队员赴藏,一切顺其自然,而又处处让人感动。包括首任队长和风帆等4人,第二任队长吴顺喜等5人,今年第三批支教,吴顺喜再次作为队长,6人支教团队刚刚于3月22日抵到西藏开展支教活动。吴顺喜告诉记者,西藏琼结让他们拥有一段永不退色的青春。在那里,他们教给孩子们知识,而孩子们也带给他们快乐。他打算永远留在西藏,勇敢面对困难,把从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支教中。而湖北文理学院一批又一批的支教队员也将继续这场永远不会停止的接力。

  每个人的心底,总有一处角落,每一处角落,总有一份神圣,每一份神圣,总有他理所当然的缘由!

  春去春又回,在遥远的雪域高原,美丽的格桑花在春风的吹拂下,萌动着生命的力量,一定会骄傲地开放......(陈富民 曲慧 王立彬)

【纠错】编辑:陈敏

Copyright © 2001-2019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