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教育首页 > 教育新闻

95后“雕刻少年”把石头玩出新花样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02日08:39 来源: 荆楚网

何秋豪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张帆 摄影 曾晗)黑糖心玛瑙雕刻的蝉,栩栩如生扑翅欲飞;松绿石雕琢成蜥蜴,探头探脑活灵活现;藏传佛教里的《黄财神》也在他的刀工下,笑容可掬尽显神韵……从事玉石雕刻行业6年,年收入超过100万,还收了12名徒弟,雕刻作品十余次入围省级、国家级艺术作品展。很难想象这样的描述都是用来形容一位年仅21岁的在校大学生,他就是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艺术学部环境设计专业的大四学生何秋豪。

何秋豪在工作中

  11月28日下午,不太宽敞的工作间里,何秋豪围着围裙,聚精会神的坐在灯光下,打磨他的下一件“宝贝”。而就在当天上午,他花了3个月时间完成的《藏传佛教大威德金刚》玉雕作品以10万元的价格被买家收藏,打包发往外地。

8万元作品——丰(蜂)功伟绩

  年纪轻轻的何秋豪在武汉玉石雕刻圈,并不稚嫩,相反还颇有些名气,不少玉石收藏者都想得到一件他的作品。他的作品《一念之间》入选湖北美术高校作品联展,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大学生美术展上就展出了他的玉石雕刻作品《随遇而安》和《四通八达》。在校期间,何秋豪更是通过雕刻加工、雕刻买卖赚取到200万资金,并用这笔钱创办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玉石雕刻公司:芥子工作室。公司年产值达一百多万。

  3年求师路 执着打动大师心

  除了自己在雕刻圈颇有名气,何秋豪的老师肖相发更是国内共认的雕刻大师。何秋豪能够在雕刻上取得一定成绩,离不开肖老师循循善诱的指导。但是,小何的拜师之路却并不容易。

石雕-黄财神

  作为国内公认的雕刻大师,每个月都有许多人来找肖相发拜师学艺,肖老师不予理睬,或者三言两语就将人打发了,但何秋豪对他来说,是个意外。

  6年前,年仅15岁的何秋豪孤身一人来到肖大师的工作室,希望能在其门下学习。当时成名已久的肖老师没有予以理睬,何秋豪早有心理准备。不但没有放弃,反而更加积极地去找肖老师请教问题,几乎每次见面小何都会找肖老师答疑解惑,从雕刻的手法到雕刻造型的灵感,小何好像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石雕-蜥蜴

  从第一次找肖老师,到成功拜师,中间经历了三年时间。这三年,其实也是肖相发老师默默考验何秋豪的三年,“开始以为他会和大多数人一样,过不了多久就会因为各种困难而放弃。没想到最后我还是被他那股对雕刻热爱的股劲打动了。”肖老师解释道,“找我拜师的人不在少数,但是像他这样虔诚喜欢雕刻的很少,而且还坚持三年不间断的来学习。我当时也希望为这门手艺找到合适的传人。”

  6年玉石成  把雕刻当成享受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拜师成功之后的何秋豪也没闲着,学习之外的时间几乎都一股脑的扎入到雕刻上。在小何看来,雕刻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可以把自己对结构、造型等方面的诸多想法付诸实践。“读小学的时候,我就对造型独特的玩具十分偏爱。后来大了一点,被父母带着去旅游,经常在一些寺庙中看到一些雕像,那时就觉得它们的造型和工艺很吸引人。”

  初学雕刻,何秋毫的父母并不是十分支持,当时年幼的小何连买石料的钱都没有。只能自己一个人去赣江边捡黄蜡石,“品质好的石头很少,能用于雕刻的石头就更少了。”只到后来,他的作品开始慢慢“走红”,这样的情况才有所缓解,父母也渐渐发现他是真的热爱这个行业,而不是一时冲动。

  由于痴迷于石雕,高考刚结束,何秋豪就没有了继续上学的心思,只想一心扑到雕刻的艺术世界里。看着孩子都不想上学,父母有些急了,他们找到了何秋豪的师父肖相发,让肖师父帮忙劝说何秋豪继续念大学深造。肖相发告诉何秋豪,上大学不会影响他学雕刻,相反还能学到一些有助于创作的东西,比如艺术审美、设计。

  就这样,何秋豪上了大学,读的是艺术学部环境设计专业。如今大四的他表示,虽然自己专业与雕刻不相关,但同属艺术领域,四年的时间,让他有了更强的自学能力,也加深了对工艺品造型、文化等方面的理解。

  学习这门手艺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开始觉得雕刻是个依葫芦画瓢的过程,随着深入的学习才知道这是一门综合指数很高的手艺。”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后,何秋豪开始频繁去博物馆看各种藏品,学习历史积淀下的技法和审美,发现和感受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花时间最长的一件作品,大概花了2年的时间,倒并不是说,雕刻过程很繁琐,而是拿到材料之后,没有头绪,找不到设计的灵感,所以迟迟没有动工。”何秋豪告诉记者,完成一件完整的玉石雕刻作品,需要经过审料、构图、切料、塑形、修细、修光、抛光、成型8道工序,“花费时间较长的一般是审料时间比较长,还有一个制作时间比较长。玉石雕刻也是一门创作,需要灵感的。像我的话,那个花了2年时间完成的作品,光审料就用了一年多。一年多都没有创作思路,某天突然早上起来洗个脸,或者走在路上,灵光一闪,创意就有了。赶紧跑回家开始工作。”

  在外人看来,小何年纪轻轻就能在雕刻上有所造诣很难得,但是熟悉他的人多不会感到意外。学习雕刻6年多,几乎每天都会为此花不少时间。大学期间,除去上课以外大部分的时间他都花在了雕刻上面,常常一连几个通宵只为实验一个想法。“在别人眼中这需要很大毅力,但我不觉得,因为我其实很享受雕刻的过程,和大家喜欢看韩剧、打游戏一样,我喜欢雕刻。”

  功夫不负有心人,何秋豪逐渐开始被认可,作品开始进入省级、国家级展会。他本人也被任命为江西文玩协会常务理事,成为江西文玩协会最年轻的理事。

  独爱楚文化  与“石”俱进传楚魂

  如今的何秋豪已经是两家文物珠宝店和一家艺术品收藏会所的老板,他的店里经营着雕刻加工、雕刻买卖等项目,年产值超过百万。在很多旁人眼中,何秋豪年少成名,已经开始走上人生“巅峰”。小何却不以为然,他有自己的理想,就是将传统楚地文化与当下潮流结合,雕刻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复兴楚工不仅仅是噱头,而是需要真正地去深入了解楚文化、理解楚文化,在前人的基础之下有所突破。”

石雕—章鱼

  对于醇厚古朴的楚文化的喜爱,何秋豪从遇见的第一眼就爱上了。大一刚来武汉的第一天,他就独自前往期待已久的湖北省博物馆。“雕刻中的楚工比想象中还美,楚文化更是渊远流长。”小何坦言,“身为江西人,在吴头楚尾的江西出身,竟然不了解楚文化,当时很惭愧。”此后,他成了湖北省博物馆的常客,频繁地地去那里学习。“其实每次去都能有所收获,不得不感叹楚文化的博大精深。”

  经营着雕刻公司的同时,他始终没有落下雕刻手艺,只是他自己的雕刻却很少再参加买卖。“现在的玉石市场,买卖双方都存在一个误区:工艺品并不能统称为艺术品,而且如果要上升到艺术品的话,还走很多路要走,并且价格要高得多。艺术品真正值钱的地方在于工艺本身和独特的设计。对于一些特别满意的作品,别人出多少钱,我都不会卖,”

  他表示,不希望用具体的数字去定义自己所坚持的信仰,而且现在也不太缺钱。谈到以后的计划,何秋豪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室来筹办一场有关楚文化的雕刻展,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去了解楚文化。

  佛经有云:“芥子纳须弥”,何秋豪说,相较于玉石雕刻本身,他更愿意在源远流长的楚文化长河里,汲取养分,一边传承,一边成长。

【纠错】编辑:陈敏

Copyright © 2001-2019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网站地图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