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一附中历史高级教师、高三人文实验班班主任何军
湖北日报网消息(通讯员 王丽)6月8日下午,2017年高考结束。湖北日报网独家邀请华师一附中多位名师,点评2017年湖北高考试题,为2018届考生复习备考提出建议。
华师一附中高三年级副主任、人文实验班班主任、中学历史高级教师何军认为,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Ⅰ卷(湖北卷)历史试题仍然以能力立意,根据考生所学主干知识以新材料和新的命制形式来创设新的情境,在考查学生学科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一份比较平和的试卷,考生应该不会感觉太吃力。
何军分析了历史试题的特点:
1、从中外史试题所占比重看,考查中国史试题的比重增加:12道选择题中有7道中国史试题计28分;非选择题中,第40题、41题都是对比考查中国史和世界史;3道选做题中第45、47题考查中国史内容,第46题考查中美关系史。
2、从试题涵盖的教材模块看,必修二的比重稍显大一些,但也兼顾必修一和必修三。如选择题的第27、28、29、31、33、34、35题,非选择题第42题和选做题第45题均是涉及必修二的内容。
3、从试题设置形式看,2016年除了汉代画像砖和一张表格外,其余全是文字材料,今年一共有四张表格和一幅漫画,更显生动和多样。即或是文字材料,也是使用新材料创设新的情境,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进行分析、理解、评判、归纳等,形成正确的认识。
4、试题难度不大,尤其是选择题。
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I卷的选择题第24题《论语》不在五经之列、第25汉代大地主田庄、第27题明代设置巡抚等题较难。2017年的选择题考查中国古代史4道、中国近现代史4道、世界史4道,均是三本必修教材的主干知识内容,材料比较简略,没有偏、怪、难题,个别题目甚至比较简单,如第24题考查分封制、27题考查市民阶层兴起、第28题考查洋务运动、第30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33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等,而选做题第45题考查新中国的工资改革,该题材料没有阅读障碍、涉及民生、考生比较熟悉,做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可能考生感觉较难的题目是第41题和第42题及选做题的第47题。考生可能对第41题的民族主义概念有点发懵,但两则材料长度适中,基本上没有阅读障碍,且材料包含有效信息,而设问规范、准确、简洁,学生较易切入;第42题虽然以表格型材料展示,但时间脉络清晰、某一时期中国明朝与外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清楚明白,而且该题与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I卷第41题风格相似,试题命制中规中矩,考生应该熟悉解题思路和流程。只要答题时间相对宽裕,这两道题做顺手了分数应该不低。
5、试题注重对历史学科的综合考查,从学科主干知识到学科素养,从历史研究方法到史论及史观的考查等,均有合理的呈现。
第41题和第42题均是中西对比题,第41题从法国大革命与国民党“一大”《宣言》两个事件切入考查民族主义,第42题从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题目进行阐述。这两道试题是亮点,对考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要求很高,如对时空的整体把控能力、较强的比较思维能力和娴熟的文字表达能力,体现了高考的选拔性特点与要求,对考生具有极大的挑战性。考生需要在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知识迁移,才能切中要害。
此外,试题注重对传统文化及文化融合的考查,如第24题分封制推动文化交流和第47题考查季札为“贤人”的原因及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注重还注重对中外社会转型期和整体史观的考查,如第42题。此外,该试题还涉及一些时事热点,如第30题陕甘宁边区的文件、第41题的民族主义、第46题的中美关系等。
名师简介:
何军,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华师一附中高三年级副主任、2017届人文试验班班主任,他是湖北省优秀历史教师,多次被评为华中师范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华中师大一附中“优秀教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