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国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但更多的时候,他更像一位农民,几十年扎根泥土种田。
1959年,朱英国考入武汉大学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吃饭是天大”的问题,因此他义无返顾地选择了与农业相关的专业——生物;大二分专业时,他又放弃了热门的微生物专业,选择了植物遗传学。
1964年,朱英国毕业留校,开始专注于水稻的科研工作。那时,科研条件尚不健全,培育杂交水稻主要是在田野里做试验,是脑力劳动,更是体力劳动。要培育出稳定、成熟且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必须反复做育种试验,而育种只能在春天进行。为了追赶农作物生长所依赖的季节,加快水稻育种科研的进度,朱英国把目光投向了海南岛的天涯海角……
1971年11月,朱英国和他的同事用1000多个套袋带上全部种子材料奔赴海南。1972年4月,等到上千个组合收割分类后,他们再摘下一粒粒稻谷,剥去谷壳,带回湖北转育,秋后又继续转战广西南宁。
朱英国和助手们站在水田里,南国火辣辣的太阳透过草帽直往头顶钻,汗珠不断线地流淌。这是他经常为人回忆起的难忘的场景。朱英国告诉记者,当年种稻像绣花:蹲在稻丛间,小心翼翼地把住穗头,剪颖、去雄、套袋、授粉、封口,为了抢时间,一套固定的程序每天得做上百个,一直到眼睛冒金花、肚唱空城、汗干成霜……一个春天,这样的日子有两个月。待到4月收割时,“个个稻穗去秕捡实,粒粒谷子剥壳入袋,成千上万个组合都得分类整理,带回武汉赶季播种。”
每年春夏之际,留在湖北沔阳(今湖北仙桃)协作攻关,冬季在海南,几乎没有与家人度过一个完整的春节。虽然武大早已有了温室,但由于杂交品种越来越多,朱英国的"候鸟"生涯仍要继续。"我每年都要过3个春天。”朱英国总是这样调侃自己。
在海南期间,朱英国和助手们住在当地农民家里,连电灯都没有。科研小组不仅要在实验田里忙,还要自己砍柴做饭。由于他们的供应关系不在当地,粮油等许多必需品无法买到,至于猪肉更是难得吃到一次。除了生活条件的艰苦,他们还遭受着南方特有的蚊虫毒蛇的威胁。硕大的田鼠经常把科研组辛辛苦苦培育的禾苗咬断。有很长一段时间,朱英国和同事们将铺盖搬到田埂边,每天晚上拉电网、撒鼠药、放夹子、彻夜与田鼠激战……
1972年起,他和武大生科院其它人员利用海南红芒野生稻与常规稻杂交选育的籼稻配子体雄性不育系类型——红莲型,这项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春来秋去,朱英国辗转湖北海南之间的艰辛付出,得到了回报,从此他开始进入了一条势如破竹的科研快车道。
1973年,湖北省成立了水稻三系协作组,朱英国被任命为组长。不到40岁的朱英国,从此成为湖北省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上的领军人物。
谈到为什么痴迷于水稻科研工作,朱院士说: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养活了我国60%的人口,是我国经济的命脉之一。“我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农村生产力的落后以及农民生产与生活的疾苦。希望能够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