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校傲荆楚

黄邦和:我国拉美史研究的重要奠基人

发布时间:2017-11-27 10:43:36来源: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

  文/程曼诗 李天舒

  出生于1920年的黄邦和先生是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退休教授,国内拉美史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经历过上世纪前半叶思潮激荡以及建国后的国运跌宕,改革开放初期,他率先在湖北大学创立“巴西史研究室”, 组织编纂了中国第一份《巴西史资料》,开启了中国研究巴西史、拉美史之先河。

20世纪80年代黄邦和教授在研究室工作

2009年黄邦和教授九十寿辰大会时黄邦和教授与部分硕士研究生合影

  1940年,校名取义为“大中至正”的国立中正大学在抗战后方江西泰和县创建。风华正茂的黄邦和在大学期间和校友们创办了《正大青年》月刊。因强烈的爱国倾向、激烈的言辞和在学生运动中的激进表现,他在大三时被学校勒令退学,之后与妻子进入《大刚报》工作。

  1944年6月,日寇为了全面打通湘桂、粤汉两条铁路线,大举挥兵南进,几天之内连陷长沙、株洲、湘潭,逼近衡阳。黄邦和同《大刚报》人一起拆卸机器,挥泪而去,经过湘桂路上的颠沛流离,于7月10日在柳州复刊。报社一连发表《当前战局检讨》之一至八篇,评论战局,鼓舞士气,并与郭沫若的演剧四队、九队以及田汉的新中国剧社等一起,发动了大规模的“国旗献金运动”,一日之内募集到739万元现金及珠宝实物等,当天就购买了实物分寄至抗日部队。

  衡阳、柳州逐渐沦陷后,夹杂在被轰炸、饥饿和时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千万难民中,黄邦和与大刚报编辑部、经理部的人员保护着机器设备,从柳州向贵阳艰难迁徙,之后《大刚报》在贵阳复刊。著名报人、国际问题评论家金仲华在复刊号上写道:“在几年来西南战局发展中,《大刚报》是我所最钦佩的新闻事业中的一个。像一支坚强的军队,在艰苦的战斗中转进。”

  抗战胜利后,黄邦和调任《大刚报》上海办事处主任,以社长名义申办了实为地下党领导的革命刊物——《文萃》杂志。期间,他曾在庐山停留,对蒋介石政治集团的一系列活动进行了相关报道,见证了“重庆谈判”的不少细节,采访了国共和谈及马歇尔九上庐山“斡旋”的全过程等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于1947年就此出版了两本通讯特写集。1947年,国共谈判破裂,《文萃》杂志被查封,黄邦和逃离上海来到武汉,参与主持《大刚报》武汉版的工作。

  1962年,黄邦和奉调至武汉师范学院(湖北大学前身)担任教师。武汉师范学院当时正创建历史系,黄邦和被分至历史系从事历史系工作,从此就一头扎进拉美史教学和研究中。

  黄邦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拉美史研究、尤其是巴西史研究是我国历史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他认为中国是东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巴西是西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彼此之间有诸多共性,可以相互借鉴、学习。而且,巴西步入现代化航道要比中国早100多年,中国要谋求发展,既要向发达国家学习,也要向发展中国家学习。在黄老的努力下,巴西史研究项目得到教育部的重视,获得专项经费,学校获得帮助成立了“巴西史研究室”,之后又在国内首先联合其他拉美研究学者、机构一起,共同创设了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

  黄邦和对拉美史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与肯定。1986年,他参加了中国学者代表团,应邀到美国讲学。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巴西史以及拉美史研究的论文,并出版了《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半球会合的世界影响》一书,该书汇集了中国学者多年来关于哥伦布划时代航行、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是我国学者多年来研究成果的结晶,大体上反映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水平,也为“从中国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如今即便是步入九十岁高龄,黄邦和依然精神矍铄、声音洪亮,谈吐思维甚为清楚。他每天要花上六个小时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不减当年。2001年,81岁的黄邦和曾因心脏病突发在死亡线上挣扎过一回,好在医院为他成功搭了四根桥,以如此高龄取得手术成功在国内也是首例。术前,他说不管成不成功,都可以给医生们在心脏手术方面积累更多经验,并和妻子一起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希望自己去世后还能为中国的医学教育做一点贡献。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