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校傲荆楚

周勇:30年守来我国首批超级稻

发布时间:2017-11-27 15:04:20来源:湖北大学通识教育学院

  文/程曼诗 李天舒

  育种业内有一句话:“一年可以培养出一个生意人,十年难培养一个好的庄稼汉。”为了经营水稻,他们每年大多数时间都在田里度过。周勇自己编了一个顺口溜:“早上下田露湿衣,晚上回来一身泥。晴天总是汗湿衣,雨天淋成落汤鸡。”

周勇教授(左)受聘为某公司水稻育种顾问

  周勇是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退休教授。在周勇的专家团队里,居超明理论素养较好,他侧重带研究生写论文;徐国成吃苦耐劳,承担田间稻种选育工作;周勇是省水稻品种审定专家委员会成员,熟知业内动态,负责把握科研方向,堪称“黄金搭档”。

周勇教授在试验田里工作

  对周勇来说,热爱生命就是热爱粮食。曾经三年自然灾害给自己和周围人带来的饥饿、疾病、丧生让周勇对粮食的渴望和热爱一直延续至今。所以在1968年,刚初中毕业的周勇就进入了孝感市孝南区农科所工作,从事农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原种生产、系统选育。这一待就是八年,正是在田间地头的长期工作,为他以后的科研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由于自己学历不高,理论知识不够扎实,渐渐地周勇深感带学生太吃力。于是,周勇白天在田里观察实验材料,晚上恶补自己的专业知识。就靠着这样日积月累的坚持学习,仅仅初中学历的周勇终于获得了本科学历。

水稻育种苗

  20年前,早在同行们一窝蜂猛攻水稻高产难题时,周勇团队已预见到今天市场对水稻优质品种的大量需求,便着手选育优质稻种。团队项目“国标一级优质超级杂交早稻两优287的选育与应用”在湖北省2008年度科技奖励大会上捧得一等奖,也于2012年荣获“十一五期间湖北省高校十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而在此以前,我国生产的早稻品质90%以上连国标三级米的标准都达不到。周勇团队的这项成果成为我国第一个稻谷品质达到国标一级的早稻,是农业部首批确认的超级稻品种、目前唯一的国标一级超级早稻品种。

  “两优287”突破了早稻优质、高产与生育期难以协调统一的瓶颈,其应用为改善南方稻区早稻品质,促进我省优质早稻的发展和早稻种植结构的调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江西的井冈山麓,湖南的洞庭湖边,广西的漓江两岸,到湖北的江汉平原,2005-2007连续3年,“两优287”种子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市场需求量超过可供种源的10倍之多。在江西丰城,一位姓周的种植大户看着田里金灿灿的稻谷,由衷地说:“我种了几十年的地,还是第一次种到这么好的早稻品种。”

  他们的实验室里陈列着满满四大冰柜形形色色的稻种,这些稻种一共有3800份,是他30年积攒下来的家业。这也让他收获了高于常人对水稻形状变化的敏感度和把握。“他的头脑中存有万余份的实验材料,并且对每一个性状之间微小的差异能记得分毫不差。”同事居超明如是评价道。

  “好多人以为我们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其实近几年一直在出成果。”周勇如数家珍:2002年培育成功鄂早13品种,早熟高产,获省科技进步奖,在周边四省推广了350万亩。2003年培育成功鄂早17品种,品质优异,是我省第一个达到农业部一级米标准的品种,已推广300万亩。2005年两优287品种通过农业部稻米品质鉴定,结束了早稻“王国”没有一级米的历史,业内专家学者认为这是一项今后几年无法超越的标志性成果。让周勇经常提起的还有他们团队的得意之作——国标一级优质杂交早稻组合,它稻粒修长,晶莹剔透,在全国送审的众多稻种中一举夺冠。

  丰硕的科研成果离不开周勇团队日积月累的历练。他们仨经常在一起住牛棚、挤公交、啃馒头、顶着烈日在田里除草打药。

  除了要大量花时间去泡在田里观察,还要一年四季追着太阳。“水稻喜欢高温湿热,为了争取时间,我们追着太阳跑。夏天在湖北孝感,秋天在广西南宁,冬天在海南陵水,等于是一年过了3个夏天,一年等于别人3年。”他们有一个时间表:每年3月底到4月初,在孝感等地播种,7月份中下旬收割;7月30日左右,就得赶到广西再次播种,11月中旬收割;然后是海南,11月底播种,4月底收割完毕。一年下来,周勇真正在家的时间也就只有3个月,这样年复一年,他已经在海南度过了10多个春节。“通常是半晌下来,我们能倒出半靴子的汗水。一天下来,衣服经常会有汗水干了之后留下来的盐粒”,居超明说。

  至于家庭,那就更顾不上了。母亲去世时周勇在海南,父亲去世时他在广西,岳母去世时他在孝感,每次都留下遗憾。2006年,周勇的妻子因动手术而住了院,妻子希望他可以留下来好好照顾自己。但是稻田那边的时间等不及,田间育种工作时间紧,抽穗扬花就那么几天,如果不去做,就又要等一年。“每当想起这件事情总是感觉对不起妻子。可是没办法,没办法啊!”一方面亏歉了家人让他感到愧疚,另一方面艰苦的科研生活使他品尝辛酸,但是育种的成绩总能给他安慰。

  如今周勇刚退休,团队负责人换成了居超明,徐国成接管了田间育种工作,但是周勇并没有赋闲在家,仍然和团队一起研究水稻育种,依然坚守着他的那份执着信仰和情怀。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