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2013湖北两会

更多

农药用量每年递增至少5% 从面源污染看湖北生态农业之困

发布时间: 2013-01-29 08:55   来源: 农村新报   进入电子报

  农村新报讯 记者胡琼瑶 吴文娟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事件,把众人的视线拉向了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因此,如何发展好“生态农业”成为今年省“两会”的热点话题。

  面源污染不容忽视

  一份致公党的调查报告令人惊心:农业面源污染不断逐年增加,以襄阳市为例,每年农药施用量为1.75万吨,化肥施用量为53.21万吨,按农药流失量在30%以上,化肥流失量在33.7%计算,每年大约有5000多吨农药及17万多吨化肥通过空气或者土壤、水流失,目前农药化肥施用量还在以5~10%的速度递增。

  在“两会”召开前夕,省人大代表马建中专门就此下乡作了一次调查,发现大部分地方很难实现“生态”二字,是习惯使然,也是现实所致,“农民一家一户的种植,更多的追求是效益。”

  污染还来自于工业“三废”、畜牧、水产等多方面,各类食品安全事件一次次地撞击着人们的心理,于是,“生态”这个字眼,显得越来越急迫。

  生态之路非坦途

  但通往“生态农业”的路却并非坦途。省政协委员、武汉市农业局局长傅明星告诉记者,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着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监管难的问题,“发展生态农业第一个要把投入品管住,解决农民种养习惯,但非一日之功。”

  宋睿,应城新都化工总裁,做水溶性肥料,倡导生态,是这个年轻人一直以来的追求和事业。“虽然售价相对较高,但水溶肥易溶解,而且直接浇灌根部,肥效几乎全部能被吸收。”

  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换来了省环保厅关注的目光,两家联合在恩施建立了一个500亩的葡萄示范基地,每亩田效益提高20%左右,“要做给农民看,让事实说话,让效益说话。”

  显而易见的是效益的提高,还有更为深层的作用,那就是对土壤的保护。“全部吸收,就意味着少残留,土地的负担也就越轻。”

  宋睿告诉记者,由于农民的认知度尚未跟着,目前推广还存在一些难度。

  除此之外,施过化肥的土地,一般来讲需要花几年时间恢复其自然肥力,这就意味着成本。也正因为成本高且投资周期较长,从事“生态农业”的经营者都面临着资金压力。

  投资,还要投入理念

  如何破解难题?两会上,委员代表们上演了一场生态大讨论。

  “现在问题难点还是在于我们的生产方式和我们单一的结构问题,规模小,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很难做到生态农业,所以还是得要进行集约化经营。”马建中说。

  马建中的想法与省政协委员、省供销社副主任张永红不谋而合。今年省供销社计划组织50家龙头企业发展 “生态农庄”,“由这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牵头,示范带动生产优质的无公害的绿色产品,发展生态农业。”

  市场的路子要走,法规约束同样重要。省人大代表、潜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明刚提出,要启动关于生态修复、城镇生活污水治理、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立法工作。

  自己的家园要靠自己来保护,代表委员呼吁,环境保护,人人都是主人翁,尤其是农民兄弟,发展生态农业要走产业化的路子,提高经营水平,管理水平,不光要投资金,更要投入理念,投入责任。

(本文来源:农村新报 编辑:李琛)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污染;面源污染;农药;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