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 杨富春 通讯员 郭李
想找到胡文贵,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个职级最低的书记,忙得一塌糊涂。8日,记者在京山县孙桥镇黄台村,寻了个把小时,才把他逮到。
“明天要赶到新疆去,今天必须把村民受灾情况弄清楚。”胡文贵攥着一把浸着汗水、皱巴巴的纸,密密麻麻写着每户村民承包地、改种地、水稻面积、干死面积统计表,每个表格后都有村民签字画押。
“全村350户,一户不落。这个表就是秋后分口粮、民政救灾的依据。另外,每户要外出打工的人数也摸清楚了。”胡文贵说。
“桥米之乡”孙桥镇遭遇三年连旱,黄台村已有2213亩水稻干死。“昨晚开村民会议,三年天干,神仙难救。现在最要紧的是开展自救。”
“真想扇自己嘴巴。”村民李宏洋想起来便后悔莫及,“春耕时胡书记让我们调结构,将水稻改种旱作物。5月下了场雨,我又把改种的玉米种上水稻,结果8亩水稻全旱死。”
“全村4000多亩水田,一半改旱作物。早玉米已收,亩产900多斤。西瓜亩产5000多斤,开园时七毛八一斤,罢园时三毛八一斤,一亩能挣二三千块。”胡文贵说,“村里还种800亩红樱子高粱,真耐旱,现在叶子还绿油油。贵州茅台镇酒厂订单种植,一块七一斤,一亩地比种水稻收入还高。”
胡文贵说,“现在堰干井干。村里现在实行保水保口粮,集中水源,保重点稻田,确保每个人有300斤口粮。”
镇长董烈泽说,“老胡去新疆就是给村民联系摘棉花的事,农村妇女没啥技能,干些低技能的短工也是条路。”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