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留守家乡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山区孩子的艰苦“习惯”谁来改变
发布时间:2015-04-03 17:50:33来源:中国教育报进入电子报

  帮助贫困学生走出“习惯”,在心中萌发更多的生存选项,是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应尽之责。

  ■廖德凯

  自从2012年初实施营养餐以来,山区的孩子们可以在学校吃上热乎乎的肉菜米饭了,这极大地提高了寄宿生的生活水平,也让很多贫困家庭更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去。但据记者在广西山区采访,仍有一些地方,寄宿生早上不吃饭、冬天穿凉鞋被视为“习惯”,家长和教师们不以为意。(《半月谈》3月31日)

  这些地区孩子们的艰辛生活,令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们难以想象。假设没有媒体的“提醒”,也许这些孩子的生存困境依然会被很多不了解情况的人一直“习惯”下去。习惯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不但可以让人们习惯自己的生存环境,习惯自己的苦难,也能够让人们习惯他人的“习惯”。但对于政府和教育部门来说,却不能对孩子们这些在困境中形成的“习惯”习以为常,而应当将他们的“习惯”视为自己不能回避的责任,不但要改善他们所“习惯”的生活,更需要改变他们所“习惯”的“生存哲学”。

  近几年来,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在生活条件、学习环境上得到了极大改善,这不仅是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更关键的改变来自于国家政策层面。事实证明,由于顶层的强力推动,孩子们所能得到的利益,远远超过了依赖自身力量所能达到的程度。在这种推动下,许多孩子不吃中午饭的“习惯”被改变了,身体所需的营养得到补充,在最需要营养的阶段打下了良好基础。

  但对于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所需要补充的“营养”太多,一份营养餐所带来的也许仅仅是家庭少一份支出。由于整体生存环境所限,这些地区的孩子上学,一方面是法律的强制要求,另一方面是减轻家庭负担的务实考虑。当这些孩子的成长度过了“支付阶段”,能够有机会“产出”的时候,大多数都会面临打工等最为现实的“改变命运”的抉择。他们不吃早餐、冬天穿凉鞋等“习惯”,不过是他们命运循环中的一部分罢了。而他们对自己命运循环的习以为常,才是当前贫困地区孩子们最需要改变的“习惯”。

  然而,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并不具备改变这种“习惯”的能力与自觉,因为连给予他们生存哲学的家长以及教授他们认知世界的老师都在这种习惯之中,没有几个人能够凭借自身的觉醒挣脱这种束缚。要让他们逐步改变对于命运的“习惯”,依然需要类似于营养餐这样的决策,让贫困不再成为决定孩子学业的因素,让大山不再阻碍孩子们放飞梦想。帮助贫困学生走出“习惯”,在心中萌发更多的生存选项,是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应尽之责。而由于基层政府力量的极为有限,这样的责任更需要由更高层级的政府力量来推动。

  一个地区的贫困,受地理环境、历史传统、产业布局、政策条件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要从解决贫困的角度来解决孩子们的“习惯”问题,显然是一个遥远的任务。因此,更现实的途径,是从帮助他们解决看得见的小习惯入手,逐步影响他们的生活与思维。比如,在贫困地区寄宿生中,除营养餐外,给他们再加一份早餐,改变他们不吃早餐的习惯;冬天给他们送一双厚鞋,改变他们穿凉鞋的习惯;真正下决心解决贫困地区的教师资源问题,改变一些地区“小学毕业教小学、初中毕业教初中”的“习惯”。通过解决一个个看得见的“习惯”问题,必然能汇聚成改变孩子们“打工——结婚——生子”这一单一人生选项“习惯”的力量。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