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一栋栋别墅林立,这里背靠青山、面向田野、绿水环绕、环境优美。
文/图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初秋时分,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华屋后山上的17棵烈士“信念树”依然枝繁叶茂。苏区时期,黄沙村华屋43户人家户户有人参加革命,“信念树”便是其中17位青年参军前亲手种下,后来先辈们不幸在长征路上壮烈牺牲,也因此留下了“华屋17棵松”的感人故事,“红军村”“英雄村”的称号也由此得来。
村民华水林的爷爷华钦材便是其中一位烈士。时光荏苒,历经80余年沧桑变迁,黄沙村华屋如今已焕然一新——村内一栋栋别墅林立,村外一排排蔬菜大棚错落有致。
“曾经的土坯房拥挤、破旧不堪。”坐在村口广场接受记者采访时,华水林望着不远处的几排老房旧址感慨道。
由于旧社会战争创伤,加上当地资源匮乏、耕地贫脊、劳动力短缺等原因,以前华屋贫困程度极深,村子119户中有103户住在透风漏雨的土坯房中,其中8户还因土坯房倒塌被迫租房居住,附近村庄还流传着“有女莫嫁华屋郎”的说法。
记者看到,华水林等村民曾经居住过的土坯房低矮潮湿,每间屋子仅有10余平方米,一张床铺便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小时候兄弟姐妹6人和父母挤在三间房里,后来各自成家后增加到20多口人,因为家中窄小,一家人从来没有过过团圆年。”
不仅居住条件差,村子各项基础设施也很落后。“电压不稳,电灯昏暗,还不如点油灯;村里没水井,喝水要到后山用扁担挑流下来的泉水;整个村庄只有一条泥泞小路和危桥通向外面。”华水林对曾经破败的村貌记忆尤新。
另外,华屋农业产业也十分薄弱。当时全村人均耕地面积仅0.62亩,山地6.5亩,由于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30%的耕地常遭水淹,另有60%的耕地是“望天田”。因为在老家生活困难,1998年华水林只得到广州、深圳等地打工谋生。
近两年,政府逐步启动土坯房改造工程,通过补助、贴息贷款等方式,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平整土地、统一施工建设、统一分配住房,为华屋村民建成了66套具有浓厚客家风情的新楼房。“我们每户楼房占地面积约90平方米,两层半的建筑面积共225平方米左右。”华水林说。
伴随着产业扶贫工程的推进,村里还建起了蔬菜大棚。2014年底,48岁的华水林返回老家建新房、置产业,一年便实现了脱贫致富。“承包的6亩大棚,种了茄子、辣椒、西红柿,去年第一年种植就挣了4万多元,今年估计会有七八万。”比对曾经华屋人均收入仅2000元的生活状态,华水林不免感叹。
“之前农产品没有好销路,每天村民只能推车走10多里路到乡镇圩集上卖。”现在,村里的农村e邮服务站可帮了华水林等农户的大忙,“农产品发售赣南地区,基本隔一天就能到货。”
现在,村里不仅硬化了路面、修建了通往城镇的柏油路,还建起了村史馆、农民戏台等基础设施,山上种植了油茶、脐橙,田地里大棚内种植了各类蔬菜。如今的“新华屋”背靠青山、面向田野、绿水环绕、环境优美,宛如大山里的一处世外桃源。
俗话说“饮水思源”,过上幸福生活的华屋村民依旧难忘过去的艰辛,更忘不了党和政府的恩情。他们特意在村口广场上书写了“昔日破旧土坯房如今新屋亮堂堂,感谢党的政策好百姓心里喜洋洋”的由衷之言,教育后人要热爱党、跟党走。
80多年来,在华屋村民的精心保护下,屹立在华屋后山的17棵烈士“信念树”依然傲然挺拔,守望着家园,也见证着华屋后辈人生活的种种变迁。
(作者:李琛)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