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9日的那场大雨,让天门市石河镇卫生院被洪水围困(通讯员苏文平摄)
紧急之中,卫生院院长张作彬和其他7名党员一起,架设了200米长的便民栈桥(通讯员苏文平摄)
桥修好后,患者们来看病,医院职工上下班再也不用趟水了(通讯员苏文平摄)
栈桥可以直通卫生院2楼,让前来就诊的患者免除趟水之苦(记者余宽宏摄)
石河卫生院一楼,工作人员正在加紧清理水退之后的淤泥(记者余宽宏摄)
荆楚网消息(记者余宽宏、王淳)在天门,8名党员干部在1米多深的洪水中搭建起了一座200米长的便民栈桥,这座桥也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之为“医患连心桥”。
7月19日起,天门市石河镇遭遇强降雨袭击,全镇陷入一片汪洋之中,石河卫生院也被洪水围困。“最深的地方有一米多深,一楼的药房与诊疗室全部进水,我们连夜把药品和设备转移到了楼上。”石河卫生院院长张作彬说,医院根本无法接待患者,只能被迫停诊。
石河卫生院承担着全镇6万多人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受灾情影响,等待就诊的患者站在街边高处排成一排,望水兴叹。这边,“石河卫生院”微信群内大家讨论火爆,最终商议出来一个解决方案:自己动手建设一座连通卫生院大门与门诊大楼的栈桥。
说干就干,23日早上7点不到,全院8名党员干部集体跳入齐腰深的水中,用废弃的汽车轮胎转运钢管、扣件、木板等,跟建筑工人们一起,在水中泡了一天,在24日凌晨终于建成一座接近200米长的栈桥。至此,被洪水围困了3天3夜的石河镇卫生院,终于能够接收患者诊治了。
24日,重新开业首日,石河卫生院就诊治病人50多名。“目前,我们每天接诊60人左右,预防接种20人,总住院人数20人,其中急诊6人次,危重病人2人。”张作彬介绍。
26日,记者在该院看到,院区渍水仍有30厘米深,一座奇特的栈桥,从大门口联通到了医院门诊大楼二楼。一楼内,工作人员正在努力清理水退之后遗留的淤泥。63岁的陈三娥,正在三楼的输液室输液,家在黄潭镇的她,这次转移安置的时候,选择投靠到了位于石河镇的女儿家,她说“得亏有这座桥,医生说我这个病必须要尽快治疗,不能再拖了。”
楼下,张作彬和他的同事们,正在忙着勾兑消毒药水,石河镇集贸市场刚刚被清理出来,部分商户准备开始营业了,他们要赶过去消毒。
(作者:余军)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