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2016防汛救灾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武穴办事处抗洪抢险纪实:百米港上的较量(图)
发布时间:2016-07-27 17:14:56来源:荆楚网进入电子报

  荆楚网通讯员 陈楫春

  到7月27日,武穴市百米港的水位在21.50米高位上已经运行了23天。

  回想起过去那惊心动魄的场景,武穴办事处党委书记、防汛抗旱指挥部政委董学敏仍不敢松懈。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荆楚印图\新矶1.jpg

新矶社区干群在打捞百米港中的水葫芦  通讯员 陈楫春 摄

  17.0米、17.10米、17.20米……

  从6月28日起的强降雨,武山湖水位一天天在飚涨。7月4日,水位创历史新高,达17.84米。武山湖圩全线告急。

  武穴市委、市政府领导顶层紧急决策:启动武山湖官桥电排站提水,经百米港将水排入长江。

  然而,此时的长江水位已经在22.40米的高位上运行,要想把武山湖的水顺利排入长江,百米港的水位必须达到22.45米以上。于是,百米港属地的武穴办事处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荆楚印图\新矶2.jpg

武穴办事处主任科员胡均匀(拿草帽者)在哨棚里反麻痹、反厌战动员会。 通讯员 陈楫春 摄

  百米港全长3700余米,流经郭应龙、樟树下、新机等3个社区。由于前几年没有行洪,港里杂草丛生,水面浮作物特别水葫芦面积达72亩。要确保顺利排洪,必须对港内进行全面清理。

  7月5日,郭机社区总支副书记苏焕富主动请缨,带领10名小组长组成五个专班,歇人不歇活,在港里摸爬滚打了三天三夜,共出动劳力130余人次,终于打捞清百米港里约120吨的水葫芦等杂物,为流畅排水扫清了障碍。

  7月8日,官桥电管站第一次起排。仅仅八个小时,百米港水位就达到22.42米,创历史新高。郭应龙、樟树下、新矶社区的130多名干部群众,早已在堤坝上严防死守。他们按照每30米一个人划分责任段,定岗、定责巡堤查险,发现大冷浸14处,小散浸36处。对凡有积水的平台、坝面,及时开沟导流达730多米,为确保百米港安全提供了保障。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荆楚印图\新矶4.jpg

74岁的老党员吴水银在巡堤查险。通讯员 陈楫春 摄

  新矶社区74岁的老党员吴水银来了。他曾经历过1949年、1954年两次大水。那两场大水,他的家细吴胜垸被淹得荡然无存。他也经历过1983年、1998年两次百米港排洪,当时的百米港的水位最高只有21.78米。当从新闻上得知今年的百米港水位达到22.40米,他再也闲不住了,自己带上水壶和馒头来到堤坝上,要求加入防汛的队伍中去。新矶社区书记郭茂军看他年岁太高,劝他回去。吴水银很是生气,质问道:“我还是不是党员,你是不是把我党员开除。他们这些党员能上来防汛,凭么事我就不行。”看着他余怒未消地前去巡汛的身影,在场的人都感动了。

  新矶小学的老师朱雄军、张焕替、许江德也来了。7月11日,他们处理完暑假学校所有事务后,直接上了百米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得知三名党员老师去了抗洪抢险第一线,在家休暑假的蔡绪光等9名普通老师也来了……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荆楚印图\新矶3.jpg

新矶小学老师加入巡堤查险的队列中。通讯员 陈楫春 摄

  到7月27日,百米港在21.50米以上的高水位上运行了23天,130多名干群也在百米港奋战了23个昼夜。他们一盏电筒一把伞,一双雨鞋一把锹,先后共处理各类险情50处,固堤加围用各类沙石料达9100多立方米,用掉编织袋25000多条。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