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巡堤队员合影(记者 王振栋摄)
王勇查看值班记录(记者 王振栋摄)
王勇跟同事查看江外堤坝的情况(记者 王振栋摄)
荆楚网消息(记者 张城 王振栋)7月27日晚,时针刚指向9时,王勇就迅速从椅子上跃起,推了推身边的同事。1分钟后,两个身影踏着月色、踩着星光出现在长江大堤上,沿着大堤和闸口开始巡堤。
45岁的王勇是武汉港务集团汉阳埠分公司员工,作为防汛突击队队长的他带领近30多名突击队员驻守杨泗港,承担着2公里长江大堤和12道闸口的防汛值守任务。6月底以来,他们日夜守护着这段生命线的安全。
不为人知的是,如果不是汛期来临,王勇所在的公司这个月就要彻底搬迁,按照原计划有些码头已经可以移交了,但是为了防汛,他们选择了坚守。
“汉阳港埠分公司前身就是杨泗港码头,港口原码头地面标高为27.5米,后来我们直接把标高加高到30米。每个闸门要采取封堵工程,要加固五层,分别为外围、填土、安装闸条等。为此,我们投入了160多万元的资金。”记者刚一进港区,公司防汛指挥长何大华就指着被封堵得严严实实的闸口说道。
巡堤工作主要是查渗、查泡,发现险情及时报告。可看似简单,做起来实属不易。“每一遍巡堤都要把堤内、堤外、闸口全部仔细巡查一遍。”王勇边走边说,“巡堤时,我们两个人一班,一人一根竹棍,用棍子拨开杂草,一方面是为了查看得更清楚,另一方面,也是防止有蛇蹿出来伤人。主要察看地面上是不是有水渗出,哪怕是有一小洼水,都要及时报告。”
说话时,王勇走到曾经发生过险情的一处地方,他用脚用力地踩了踩现场反压井上的砂石说:“别看这个小动作,每天我们都要做上无数次,主要看看是否有渗漏,如果有浑水的话就要立即报告了。从7月6日到26日,我们一共发现了12处险情 ,都得到了及时的处理。”
“巡堤必须全副武装,晴天都不例外,这是硬性要求。抢险突击,纪律必须严明。”王勇告诉记者,因为长期穿着套鞋巡堤,不少队员都得了脚气,但没有人叫苦叫累。
对于突击队的队员,王勇除了严格要求,更多的是内心的敬意。
7月2日凌晨4时,武汉地区普降暴雨,风雨太大,值守队员王泳和张晓庆所在的哨棚直接被吹翻,无法修复。他们冒雨回到公司,把巡逻车开到哨棚处,在车里值守了一夜。52岁的职工周泽学因为腰椎不好,无法长期站立,巡堤实在熬不过就喊儿子来顶班,做到“换人不换岗”。
巡堤经过哨棚,王勇都会到检查值守人员的值班记录,跟他们交换信息。狭小的哨棚闷热不堪,不一会儿,杨勇全身的衣服就湿透了,但他毫不在意,交接完后就向下一个巡查点走去。直到5个哨棚都检查完,他才会下堤休息。 “20多天没回家了,不过家里都很支持,闲下来就会跟家里打个电话报平安。”
作为一名“港二代”,王勇见证了杨泗港的发展与衰落。走在大堤上,望着港口外的滚滚江水,王勇感慨地说:尽管我们就要离开这里了,但防汛工作却丝毫不能松懈。杨泗港就是我的家,巡堤就是保家园。我是一名老党员,更应当站好这最后一班岗,担起这一份责任和担当。
(作者:余军)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