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两会·特稿】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在“十三五”开启、决胜全面小康大幕拉开之际,全国两会聚焦着世界目光。
这是一次新起点上的出发——目前,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内蒙古、广东、福建等多个省份的人均GDP已迈入“1万美元”行列。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30%左右。
这是一次向着伟大梦想的艰辛跋涉——“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字字铿锵。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谋定后动,不断丰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社会生产力整体跃升,百姓获得感不断增强。
中国信心的底气
刚刚过去的一年,世界经济险象环生,展望来年,依旧不容乐观。在部分西方媒体“唱衰中国”,宣扬“中国经济崩溃论”之时,中国却保持着“乱云飞渡仍从容”的镇定与自信。
2015年中国GDP增速为6.9%。“尽管增速在放缓,但要看到,这样的增速是不低的。”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蔡玲委员指出,我国GDP总量与30年前、10年前相比,盘子已经非常大了,每增长一个点对应的绝对值大不一样。此外,在全球经济低迷不前的局面下,中国的增速仍然是领先的。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在优化,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大幅提高,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
“‘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尽管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强调: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信心源自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2015年,全国每天新登记注册企业超过1.2万家,2016年1月,每天新登记注册企业超过1.5万家……“可以看到,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在放慢脚步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树成委员指出,新常态是对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战略判断,我们对新常态理论的研究在不断深化。可以看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改革发展实践提炼升华到理论层面与学科高度,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也成为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心源自供给侧改革释放的红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经济发展新常态理论”“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可以看到,在改革实践中,形成了许多重要理论成果。”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委员指出,通过创新理论支持决策和改革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实践的有机结合。
改革攻坚的锐气
这是改革攻坚的决战——21次深改会,是改革重要的航标。从2014年1月至今,26个月内,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召开21次,共审议100余份文件。“全面深化改革头3年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3年,今年要力争把改革的主体框架搭建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头3年进行了生动总结。
回顾过去一年,改革多点突破,全面开花。
“供给侧”是中国经济年度热词。“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释放中国经济潜力。”贾康委员指出,“优化供给侧机制,特别是通过改进制度供给,大力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这将构建、塑造和强化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
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简政放权扎实推进——截至目前,中央层面核准项目累计减少75%,“非行政审批”全面取消。
“这一年,文化体制改革释放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国家一级演员、重庆川剧团团长沈铁梅代表深有感触地说,全国性文艺评奖被大幅压缩,仅文化部系统的全国性奖项就减少60%以上,奖项过多过滥、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广大文艺家把更多心思用在了创作上,优秀影视剧不断涌现。
(作者: 编辑:高梦格)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