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六中全会将于本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要研究的主要议题是什么?其原因和重要性何在?党建网微平台 为您梳理。
主要议程
会议的议程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此外,会议还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了下半年经济工作。包括: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措施;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要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隐患;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鼓励民间投资,改善企业微观环境;
为何聚焦“从严治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许多部署。十八届六中全会,将进一步全面推进这项工作。整体布局,步步推进,目的就是将治党管党一抓到底,标本兼治,保持长效。
那么,十八届六中全会为何专门研究从严治党的问题呢?
一 党的性质与任务要求我们必须从严治党
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要在本世纪末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从严治党,严密构建铁的纪律与规矩。
一个思想理论混乱、生活作风腐败、组织纪律松散的政党是不可能带领中国人民顺利完成这个艰巨而又光荣的历史使命的。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严治党,从严构建铁的纪律与规矩,以维护党的团结与统一,增强党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二 党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要求我们必须从严治党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日起就十分重视从严治党,逐步构建了一整套铁的纪律与规矩,为进一步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迪。这些经验与启迪充分说明,治党必须从严,从严治党必须守纪律、讲规矩。
中国共产党诞生90多年来,从严治党的党纪党规体系也经历了由无到有、由粗到细、由宽到严的发展过程。其中最重要的经验与启迪就是:依法治国,必先依规治党。在这方面,中国共产党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也留下了不少失误的教训。无论是成功经验还是失误教训都值得好好珍惜和记取。
三 党面临的考验与危险要求我们必须从严治党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对和经受住考验、化解和战胜危险的重要法宝。”
——2012年3月1日习近平出席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并讲话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党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严峻。党所面临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也更加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论查处贪官人数之多,级别之高,行动密度之大,还是涉及领域之宽,挖掘问题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150多只“老虎”落马,20多万只“苍蝇”被处分,超过800只“狐狸”归案。这一方面反映了我们党反腐的力度和效果,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党内权力腐败的普遍性与严重性。这些问题的出现极大地玷污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严重削弱了党的执政基础与执政能力。
2016年7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展望十八届六中全会
纵向来看,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依法治国,十八届五中全会研究“十三五”规划建议,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布局,十八届六中全会研究全面从严治党,恰好构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成为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召开之前重大决策的主题和主线。这表明,党中央战略思想与战略决策高度契合,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高度统一,治国理念与治国布局高度一致,问题导向与规律导向高度协调。
这次六中全会要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化、反腐治本,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的政治体系里,如果没有政党治理的制度化、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治理的制度化、现代化。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利于把中国共产党建成各项制度更加成熟、组织化程度更高、更加权威有力量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确保党始终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
六中全会为何如此重要?
中央委员会作为党的领导决策核心,每年举行一到两次全会。中央全会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环节。每次中央全会都有一个研究主题。有分析认为,读懂中央全会,是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故事、中国治理的重要前提。
一般来说,六中全会是每届中央委员会倒数第二次全会,其研究主题受到国内外关注。
从改革开放至今,已经召开过7次六中全会。梳理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7次六中全会主题,几乎都是聚焦意识形态问题、党建问题。根据已公布议程,十八届六中全会,同样聚焦“党建”:这次全会,将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链接: 改革开放以来的7次六中全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集中领导体制回归常态,中央全会定期召开,研究党和国家层面的重大问题。
从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到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总共召开了7次六中全会。这7次六中全会都会有一个研究主题,最后通过一个决议(决定),并均有时代背景。
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时间:1981年6月27日至29日
《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建国32年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清了功过是非,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这个《决议》在改革开放初期做出,对于统一党内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起到了关键作用。
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时间:1986年9月28日
《决议》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阐明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是新时期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这次《决议》的一个大背景是,当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有所抬头,意识形态斗争形势比较突出。《决议》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时间:1990年3月9日至12日
《决定》认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这个决定对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政治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时间:1996年10月7日至10日
96年《决议》分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总结了经验和教训。这是86年《决议》10年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发展一段时期的背景下,中央全会再度聚焦精神文明建设,并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对于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作用。
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时间:2001年9月24日至26日
《决定》强调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阐述了在党的作风建设方面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党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和党的队伍状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决定》聚焦党的作风建设,对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增强人民群众的信任基础、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关键作用。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时间:2006年10月8日至11日
《决定》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为中国描绘了一幅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线图。这个《决定》在改革开放近三十年后聚焦社会问题,是基于对当时中国面临的转型矛盾的深刻洞察,是对保护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主义的一次战略谋划,对维护中国社会的和谐正义,对保持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意义重大。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时间: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
《决定》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这次《决定》对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深远意义。
7次六中全会,有3次研究意识形态问题、3次研究党的建设问题,1次研究社会建设问题。可见,聚焦意识形态问题、党建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六中全会的主题特征。
(资料来源:新华社、人民网、中国网)
转载请注明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总监制/徐遥 责编/刘文韬 编辑/王玥芳 制作/马俊
(作者:周婵)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