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2018春运

2018春运观察:高峰不显“峰”开启嬗变之旅

发布时间:2018-02-27 09:44:57来源:湖北日报

2月25日,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发送旅客迎来第五天“巅峰时刻”:当天共发送旅客87.6万人次,再超历史同期。但在武汉三大火车站,乘车秩序井然,难见当年“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

同样的车站,同样的旅程,今年春运,有些不一样。

旅客欢快“过年”,车站少了“过关”

具有现代化气息的银色“子弹头”呼啸而来,将春运高峰牵引得更平滑。

在中部地区高铁最密集的武汉,京广、沪蓉、武九等线路十分繁忙,最短3分钟就开出一列动车。

“过去是有票就行,现在旅客宁愿多花一点钱,也要乘速度快、舒适度高的动车或高铁。汉宜线特别明显,一等座供不应求。”武汉火车站站长张再明说。

“过去别人是过年,而我们是‘过关’。”汉口站站长于晓东感慨,2018年春运,“如临大敌”般的“过关”忐忑少了许多。

那份少了的忐忑,背后是什么?

是技术的支撑。全新升级后的铁路12306系统,经受住了平均每秒164.8万次点击的考验,买票更从容了。人脸识别、网上选座,让旅客进站少了份慌乱。车站、车厢整洁卫生,24小时供应开水,卫生间不仅提供手纸、洗手液,还有婴儿护理台板,比坐飞机还舒服。

是“容器”的扩大。武昌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昌站高峰每小时可容纳8000人,是过去的两倍多;武汉站高峰每小时可容纳1.5万人。

是运能的提升、优化。广深沪蓉是热门出行方向,武汉局公司将开往热门地区的动车组重联或大编组,运力比日常成倍增加;合理利用线路检修间隙,往广深沪方向开行70多趟“夜行高铁”,最多每天加开7趟“夜行高铁”。

是对市场需求更精准的把握。武汉局公司分析大数据,动态调整优化列车开行方案,编制精准“市场图”,使开车更加符合旅客出行习惯和需要。

“今年春运高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高峰不显‘峰’,旅客轻松,铁路职工也从容。”武汉局公司客运处人士表示。

始发占比下降,叠加压力消减

高峰不显峰,“峰”藏哪儿了?

在武汉站综控室的屏幕上,红红绿绿的曲线,无声诉说着该站的“紧”和“松”。“紧”的是,这里平均每分钟就有一趟列车到站和出发;“松”的是,从这里始发的列车占比降低了,过去全部集中在它身上的“重担”,有其他车站分担了。

随着全国高铁成网,武汉作为中转车站的枢纽功能在降低,去广州、上海、川渝地区,不用像过去那样,必须在武汉中转,而是有了更多的选择。省内市州火车站客流量快速增长。春运至今,宜昌站发送旅客已达到77.3万人次,25日当日发送5.3万人次,同比增长12%,创历史新高。

过去,只有武汉三大火车站独享的“快捷中转”功能,也扩展到了武汉局公司管内20个火车站。

春运客流走向,映射经济版图

今年春运客流走向的一个变化是:节后往广州方向客流增幅在放缓,客流占比在下降;东西向的客流在增加。

春运的客流走向,是理解中国经济版图的一个窗口。从绝对数量上看,铁路每年春运运输的客流所占比重并不大。但是,由于铁路春运客流的主体是中长距离旅客,就能判断出劳动力和产业布局的大致轮廓。

省社科院研究院姚莉表示,从20世纪80年代,大批人员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南下广东寻求发展机遇,春节期间自然而然就形成回乡高峰。之后,珠三角、长三角乃至京津冀地区逐渐发展起来,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直到今天,铁路春运的节前热点,仍基本上集中在这三个地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口袋暖和了,在‘第二故乡’生活得安逸舒适,选择将老家的亲人接出来过年;长三角、珠三角的一些企业,也鼓励工人就地过年或是把家人接到工地过年,这么一来就形成了逆向客流。”姚莉说,特别是随着本地经济发展,务工人员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劳动力“回流”已是大势所趋。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廖志慧 通讯员 孟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