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家谱起着承载伦理规范、塑造人格精神、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然而出于各种历史和现实原因,越来越多的人逐渐丧失关注和传承家谱文化的兴趣。为了研究家谱文化的传播现状并分析其中原因,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暑期“家谱文化传播情况”社会实践团队在2018年8月份深入宜昌市龙泉镇,在龙泉镇政府的联系下对香烟寺村、青龙村、水府庙村进行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调查。
实践团队采取了线下入村采访和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据团队调查结果显示,龙泉镇有63%的受访者表示从未见过没有家谱,只有七成人对家谱的内容感兴趣而只有六成的人愿意在经济和时间的充足情况下编修家谱。团队通过采访村民发现,年龄超过50岁的人对于续谱和修谱的热情高于年轻人,而较为年轻的人在思想上认为家谱比较重要,但是缺乏太多机会参与到具体的修谱行动之中。
经龙泉镇文化站工作人员陈良锐介绍,团队采访到了在龙泉镇唯一一位从事修家谱事业十年之久的陈有席老爷爷。陈爷爷10年来帮5个家族修过家谱,在谈起这段经历时他对团队成员说:“我们都是树上的一片叶子,现在太多人却忘记了自己的根在哪里,家谱中的家规家训对人的行为有着规范作用,如今也都随着家谱的遗失而落寞了。”
图为:陈有席老先生向团队成员讲解家谱文化 胡双霜 摄
湖北经历过“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大规模移民,龙泉镇许多家族都曾在移民途中丢失家谱。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部分村里的年轻人都忙于提升物质生活水平,无心关注家谱文化,而部分希望修谱的老年人出于知识局限和资金局限有心无力。今年31岁的向叔叔家住香烟寺村,在被问及是否愿意更多了解本家家谱家谱文化时他摇了摇头说到:“这些都是老一辈的事情,我们年轻人最多照顾好自己的父辈和子辈,其余的没时间也没精力。”在采访同村的秦奶奶时,她谈及家谱不受重视的原因时说到:“以前家谱还有个作用是记录派系,子孙们取名字按照派系来取。现在大部分家里都是独生子女,年轻人又讲究个性,取名字时都喜欢加上父母的姓,不再按派取名字,家谱作用也不大了。
青龙村的王仪柱爷爷今年虽已74岁高龄,但仍活跃在家谱续修的“第一线”。三年来,王爷爷挖掘本家族历史,一笔一画抄录家谱,重新整理成满满两大本。提起修谱,刚开始修订时,王爷爷自称身上充满了压力,但在族人的支持下坚持到了现在。谈及修补家谱时遇到的困难,王爷爷说:“家族文化的传承不能断,修家谱确实有难度,但是也要坚持下去。现在年轻人都忙,我们老一辈能做的事,莫过于让他们在想起自己的家族时还能有据可循。”
图为:王仪柱老先生在跟团队成员交流 胡双霜 摄
香烟寺村的谢氏家族早在2010年就开始寻根修谱。 在发起人谢永信的带领下,家族出资,历时五年编订成《谢氏族谱》,同时,为传承家族文化,还在谢家棚地区修建谢氏家族文化园供族人参观学习。谢家第26代后人谢言贵一边带领团队成员参观谢氏文化园一边说:“谢氏一族早在七百年前就搬到了现在的香烟寺村,落棚为户,繁衍生息。有了族谱我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自己又是哪一派。”据悉,每年清明时节,谢氏族人们都会到谢家棚的家族文化园内祭祀祖先,缅怀家族往事。
图为:谢言贵先生在家族文化园内向团队成员讲述家族故事
5天的走访和采访结束,团队成员们回到了学校进行后一阶段的工作——整理资料和撰写实践报告。队员们在与指导老师聂远征的交流下,搜集了大量文献资料,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期帮助优秀家谱文化传播:
一、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把收藏家谱列入市县图书馆的馆藏内容,对老家谱进行收藏保管,并开展家谱文化研究交流活动,推进家谱文化精华的传承。
二、加大媒体对于优秀家谱文化或修谱人专题报道,通过报道引起全社会对于家谱文化的关注并投身到家谱文化的传承中去。
三、加大对年轻人的宣传教育,唤起年轻群众对家谱文化的关注,鼓励年轻人追根溯源,成为家谱文化传承的主流军。
家谱和国史、方志并列,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此次实践中,团队成员在聂远征老师的指导下,深入龙泉镇青龙村、香烟寺村和水府庙村走访农户、深度调研,不仅对家谱文化的传播有了更深了解,更通过微信朋友圈转发实践日记的方式,引起了村民对于家谱文化的关注,为龙泉镇家谱文化的传播献微薄之力。(湖北大学 胡双霜)
(作者: 编辑:总编室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