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1月21日专电 题:对美韩多晶硅双反终裁 去产能进程仍将继续
新华社记者 叶超
1月20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对产自美国、韩国的多晶硅实行反倾销、反补贴终裁,涉及金额近26亿美元。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有助于缓解我国多晶硅产业的生存危机,但并不意味着多晶硅企业复工潮来临,去产能进程不断深化,未来行业集中度会提高。
终裁促进公平竞争
晶硅电池占据着光伏电池85%以上的份额,而多晶硅作为基本原料,被称为光伏行业的“粮食产业”。近年来,我国多晶硅行业突破海外技术封锁,奠定了光伏产业的根基,但旋即遭到美国、韩国、欧盟等低价倾销的冲击。
2012年7月,商务部宣布在多晶硅领域对美国、韩国进行双反立案,并于去年7月公告了初裁结果。
终裁显示,对产自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采取征收保证金的临时反倾销措施。自美国进口多晶硅的反倾销税幅度为53.3%至57%,自韩国进口的反倾销税幅度为2.4%至48.7%。在反补贴方面,韩国并不在反补贴的惩罚范畴之列,而美国Hemlock等三家企业被征收2.1%的反补贴税。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赵家生会长认为,光伏产业事关未来能源解决方案,美国、欧盟、日本竞相角逐。近两年来,有关光伏产品的国际贸易摩擦不断,此次多晶硅终裁释放出国家维护产业长远健康发展的坚定决心。
保利协鑫是我国最大的多晶硅供应商。该公司执行总裁舒桦介绍,2012年下半年以来,美国、韩国出口到我国的多晶硅现货不断降价,低于20美元∕公斤的行业正常成本。“商务部此次终裁将促进多晶硅领域的公平竞争,为我国多晶硅行业走出困境营造有利条件。”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