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1反腐倡廉的又一利器
一些媒体和专家认为,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建设的制度安排。1995年实行县处级以上干部收入申报制度距今已有18年,期间不断增加报告项目,但效果并不理想。这次抽查使申报制度“由虚变实”,真正成为了反腐倡廉的一把利器。据有关抽样数据显示,超4成言论为此举叫好。
网友杜稀秋
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是“反腐利剑”,抽查核实是“利剑磨石”,使制度对腐败更具杀伤力,加大抽查核实力度,让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想说骗你也不是很容易的事”,切实发挥腐败的“治本”功能。
网友干越白丁
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进行抽查,不仅是检验干部本人对组织诚信与否,而且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净化社会风气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那些不如实申报、企图蒙蔽过关、侥幸免查漏查的行为,在强大的监督和制约下,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网友牛沐钟声
抽查动作从“业余”到“专业”,腐败滋生的空间将得到进一步压缩和打压,“不敢腐”正式升级到“不能腐”。特别是个人事项报告的“公开化”进程加快之后,社会关注越来越密切,群众举报越来越便捷、技术监控越来越精准,彻底打消少数人的“侥幸心理”不再是“难题”,真正为党员干部肌体筑牢廉洁施政的坚固防线。
NO.2牵住了管理监督干部的“牛鼻子”
网友普遍认为,原来干部的“家事”只报不核成摆设,一些人心存侥幸、报告往往有“水分”。这次抽查核实,抓住了申报制度落实的关键,特别是对瞒报者不提拔、不列入后备并给予相应处分等措施,真“抽”真“查”动真格,让“说谎”的代价加重了,制度的震慑作用增加了。
网友胡俊
对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进行抽查,解决了干部管理监督“信息不对称”这个难题。干部如实报告、组织认真核查,既提醒了干部不该做什么,让干部保持一份清醒,又告诉人们干部并不是外界所想象的那样,还干部一个清白。有着“廉者不求非其有”的自觉,有着“事无不可对人言”的坦荡,干部才会心无旁骛,队伍才能风清气正。
网友容剑锋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职位晋升是干部的最重要的职业预期,对干部个人事项报告进行抽查,核查结果作为干部提拔的依据,从晋升机制上设置了硬“杠杠”,有效遏制干部规避监管的心理冲动,必将形成强大的震慑力,无疑牵住了干部管理监督的“牛鼻子”。
网友司马懿爱郭嘉
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抽查,似一根绳索,又似一双有力的大手,挤出了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中的“水分”,更胜似一张“疏而不漏”的网,利于捞出贪腐的“大鱼。”
(作者:赵琳)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