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习近平牵挂的十一件农事
发布时间:2014-12-23 10:52:49来源:新华网进入电子报

  新华网北京12月23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信报道,40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曾作为知青到陕北农村插队,一干就是7年,他的第一个“官衔”,是担任作为中共组织体系“细胞”的大队(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此后,他在河北省正定县委担任过副书记、书记。在农村的工作、生活经历,使习近平对中国的农村问题有着深刻的了解,对广袤的乡村和广大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

  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春雷在《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中写道:“文革”开始后,年少的习近平受父亲冤案的牵连,挨过批斗,受过关押,到陕北农村插队时,他还不满16岁……那些年,近平种地、拉煤、打坝、挑粪,什么累活脏活儿都干过,窑洞里跳蚤多多,他被咬得浑身水泡……为了拓广农田面积,寒冬农闲时节,近平带领乡亲们修筑淤地坝,他还组织村里铁匠成立铁业社,增加集体收入,后来,他被群众推举为大队党支部书记……

  这使我们想起正定一些老干部的回忆,当年,县委书记习近平每天和大伙儿一起蹲在大树下吃饭,左手三根指头托着碗,无名指和小拇指夹着饼,右手拿筷子。秋高风急,尘叶飞扬。偶有树叶落到饭碗里,他吹掉叶子,接着吃;尘土落到饭碗里,他剔掉尘土,接着吃。

  扎根基层、了解基层、服务基层。梳理近两年来习总书记的基层调研考察情况可以发现,在每一次关于三农问题的论述中,在对基层干部的嘱托和对农民群众的关怀中,无不透露出他对农民、农业、农村深厚的感情,以及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决心。以下是视点君梳理的总书记牵挂的十一件农事:

  牵挂之一:扶贫

  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工作。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现场】2013年元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地处太行山深处的特困村——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顾家台村。在阜平顾家台村的座谈会上,习近平说:“我非常不满意,甚至愤怒的是扶贫款项被截留和挪作他用。”

  【言论】阜平之行,习近平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断。他鼓励干部群众“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大家一起来努力,让乡亲们都能快点脱贫致富奔小康。

  【现场】2013年11月3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吃得饱吗?”“有果树吗?”“养猪了吗?”在施齐文家,习近平向两位老人仔细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听说养了猪,他问道:“自己吃还是卖了?”他走进两位老人睡觉的小木房,揭开米仓盖子察看,还走进猪圈看老人家里养的两头猪。

  【现场】2013年11月3日,湘西州。看到不远处村子里都是砖房,习近平说:“房子还不错。”他表示,发展水果一靠科技,二靠市场,要牢牢盯住市场,看远一点。临别时,乡亲们难舍难分,习近平同他们话别,叮嘱大家:“好好干,有奔头”。 

  【现场】2013年11月3日,湘西州。山道狭窄,看到背着满篓柚子的村民,习近平问“重不重?”听说有五六十斤,他赶紧侧身说“你快走吧,背着很重”。枝头挂满柚子,村民们正在采摘,习近平捧住一个柚子,轻轻一拧就摘了下来。一连轻松摘了两个,他幽默地说:“这是技术活啊。” 

  习近平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苗族村民施齐文家中同一家人促膝交谈。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言论】习近平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 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三件事要做实:一是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设法,把现实问题一件件解决,探索可复制的经验。

  【现场】今年3月7日,习近平在参加全国人代会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深情回忆起自己在农村插队的岁月。他表示:插队的经历,让我对贫困群众有天然的感情,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心里更惦念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干部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使贫困地区群众不断得到实惠。

  【现场】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来到海拔2440米的甘肃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看望老党员马岗,同村民共商脱贫之计。他说,40多年前我在陕北生活也很苦,老乡说“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现在那儿条件改善了。党和政府会关心和帮助大家,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现场】每户2袋面、2桶油、20斤猪肉、1床棉被、4副春联、3斤水果糖、3斤大板瓜子,给学生发放书包、文具盒、词典各1个。这是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渭源县元古堆村看望当地群众时送去的年货。收到年货的447户群众说,这是他们最幸福的一个春节。

  牵挂之二:现代农业

  4月28日下午,习近平在新疆果业集团有限公司了解果品加工、包装、配送等情况。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现场】今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乌鲁木齐的新疆果业集团有限公司。这家企业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展厅内,习近平边听介绍边应邀品尝,夸赞树上干杏“别有风味”、若羌枣“味道好”。拿起袋装葡萄干,他问:“没用化肥吧?”看到一包和田大枣标价190元,他问老百姓能得到多少收益。“你们有品牌吗?”“新疆果品和中亚趋同,如何进一步打造优势?”……

  【言论】28日下午,总书记同和田、喀什、克州、阿克苏、巴州等南疆5个地州的负责同志座谈。他语重心长地说,南疆发展要因地制宜,粮食、棉花、果业、牧草业和畜牧业覆盖绝大多数农户,要教会农牧民先进生产技术和市场经营方式,帮助农民增加收益。丝绸、地毯、和田玉,都是发展方向,一定要抓出实际效果。一招鲜,吃遍天,一村一业,一乡一品,农民就会受益于此。

  牵挂之三:基础设施建设

  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新华社记者 陈海宁 摄

  【现场】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堪称祖国最偏远的地方之一,交通不便长期困扰当地发展。2014年元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接到了当地群众的来信,得知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的消息后,十分高兴,立即作出批示,向独龙族的乡亲们表示祝贺。他对独龙江公路隧道贯通后,帮助独龙族同胞“与全国其他兄弟民族一道过上小康生活”,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现场】2013年2月3日。甘肃东乡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东乡族聚居区。习近平沿着陡峭山路,来到山大沟深的高山乡布楞沟村,在马麦志家看水窖、问生活、察医保。习近平要求当地政府抓紧解决好村民饮水困难。他向聚集在村头乡亲们表示,党和政府会进一步帮助大家,让大家生活越来越好。

  【现场】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吉首市的矮寨特大悬索桥视察,了解到湘西州近年来交通条件变化很大,特别是乡村道路网已基本形成,习近平很高兴。他指出,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很重要,这方面要加大力度,继续支持。

  【言论】2014年3月4日,习总书记在关于农村公路发展的报告上批示强调: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

  牵挂之四:农民工

  【现场】2013年2月8日。习近平来到北京地铁8号线南锣鼓巷站工地,从狭窄铁梯下到20多米深的施工平台,看望正在忙碌的农民工。他表示,快过节了,知道大家节日不能休息,来看看大家,给节日坚守岗位的劳动者拜年。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新型劳动大军,全社会要给予他们更多关爱。

  【现场】在地铁建设工地,习近平听说来自河南信阳的钢筋工范勇的妻子李文霞带着孩子来了,特地走进他们一家住的房间看望。“来这多久了?”“工作稳定吗?”“收入怎么样?”“家里生活条件怎么样?”习近平叮嘱范勇一家人:“来一趟不容易,看看北京的景点,好好团聚一下。”

  牵挂之五:农村改革

  【现场】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来到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了解涉农产权交易尤其是土地流转交易情况。他说,这是有益探索。如何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的前提下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 既保障基本农田和粮食安全,又通过合乎规范的流转增加农民收入?一系列问题在下一步改革中要好好研究。

  【现场】今年3月9日。习近平参加人代会审议时说,我到安徽代表团讲农村改革,是因为安徽是农业大省,长期以来为粮食安全和农村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要一如既往把“三农”工作抓好,“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农村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于向改革要活力。

  【言论】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表示,要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创造条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对中央工作部署,要准确领会政策要点和要领,不能随意解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不要拔苗助长,而要水到渠成,不要急于求成,而要积极稳妥。

  牵挂之六:农村公共服务

  今年4月28日,习近平在喀什地区的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同师生们合影。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现场】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习近平指出,我在西部地区生活过,深知那里的孩子渴求知识,那里的发展需要人才。多年来,一批批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像你们一样在西部地区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贡献。

  【言论】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今年6月23日至24日在京召开。习近平指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现场】今年12月13日,习总书记在江苏镇江市世业镇卫生院了解基层医疗改革和服务情况。当得知这里实现了双向诊疗常态化,总书记给予肯定。他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牵挂之七:农村生态环境

  【现场】习近平今年3月7日参加人代会贵州团审议,听到大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言,习近平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言论】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指出,当前,重点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牵挂之八:农业科技

  【现场】今年12月13日,江苏镇江世业镇四季春农业园里,高架草莓种植技术吸引了习总书记目光。在大棚里,习近平询问种草莓用不用培养钵、产量销路如何。他还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在河北正定工作时,曾专门到满城考察引进草莓新品种。他鼓励在场的农业科技专家赵亚夫把好技术推广起来,带动群众致富。

  【言论】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表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矛盾和问题是科技创新的导向。要适时调整农业技术进步路线,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牵挂之九:农民增收

  【现场】今年12月13日,江苏镇江市世业镇。在园区草莓种植基地门口,摆放着这里生产的草莓、橘子、葡萄等。习近平驻足观看,拿起产品询问产量和市场价格。习近平强调,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要更加重视促进农民增收,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

  【现场】今年4月28日。习近平走进维吾尔族村民阿卜都克尤木·肉孜家,察看起居室、庭院、厨房、羊圈、果园、农机具。主人激动地把右手放在胸前说,党的惠民政策多得说不完。总书记说,政策要围绕合民意、惠民生来制定,我来看你们,就是验证党的政策有没有深入人心、发挥作用。

  【言论】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表示,新世纪以来,农民收入连续9年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全面建成小康仍极为艰巨。要大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不要平均数掩盖了大多数,要看大多数农民收入水平是否得到提高。

  牵挂之十:粮食安全

  【现场】今年5月9日。微风吹拂,麦浪滚滚。习近平来到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走进一片高标准粮田,看麦穗灌浆,问农田建设。看到清一色的小麦长势喜人,他说:“我们都是种庄稼出身,小麦长势这么好,我和你们一样欣慰。用老乡的话说,今年的馍能吃上了。”

  【言论】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他表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大饥荒,有钱也没用。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

  牵挂之十一:新农村建设

  【现场】2014年12月13日,在和江苏镇江村民交流时,习近平说,我很关心农村旱厕改水厕问题。当得知村里已全部完成了厕改,农民都用上了水厕,习近平进一步了解排污管道建设和污水处理情况。他说,厕改是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可以说小厕所、大民生。

  【现场】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进行城乡一体化试点的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他说,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说“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

  【言论】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指出,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编辑于文静、许晟)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