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7中国经济】
展望2017年,世界经济不确定事件、不可预见性风险和多样化的挑战更加复杂严峻;国内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仍然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强,一些领域金融风险显现。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从细微之处观全局,从未见之中察大势。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彰显治国理政新思想,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清晰的改革路径、稳健的施政风格,审时度势、驾驭全局的高超智慧。
乱云飞渡仍从容:直面2017年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增长形势不容乐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2017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
世界经济潜在增长率下行、金融市场脆弱性加大、贸易保护主义兴起、逆全球化思潮上扬、美国经济政策随着政府更替而前景不明朗、英国脱欧进程影响难以确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4%。而社科院黄皮书预测数据则认为,按PPP计算的世界GDP增长率约为3.0%,按市场汇率计算的世界GDP增长率约为2.4%。
全球贸易增速已经连续5年放缓,路透社对全球数百位专业人士的调查显示,全球贸易放缓未来可能更不乐观。英国《金融时报》甚至援引欧洲一名资深贸易官员的话说:“美元升值可能是贸易战的开端。”
面对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上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冷静分析,从容应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的诸多重要信号,让外界看到了中国坚定推进改革,妥善应对风险挑战的决心和信心。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既综观世界,放眼全球,又植根国内、稳扎稳打;既不回避问题和挑战,又看到机遇和潜力。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最新的改革方略具有显著的外溢效应。新的一年,中国经济将有效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显著增益世界经济再平衡。
稳中求进总基调:治国理政重要原则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贯彻好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党的十九大也将于明年召开。“稳的目的是进,目标指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
瑞士第二大银行瑞士信贷日前发布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在经历了近几年的放缓后,目前正呈现企稳态势,报告上调了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美银美林全球经济研究联席主管伊森·哈里斯也预计,明年中国经济仍会保持稳定增长。
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从今年前11个月的经济数据看,在全球经济低迷背景下,中国经济仍旧实现企稳回升、逆势上行。在经济增长动力不减的同时,中国经济结构也进一步优化,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金砖国家”概念首创者、英国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指出,中国经济目前正努力从出口驱动型转为消费驱动型。
“稳定是改革的前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国经济政策研究室主任马吉特·莫尔纳指出。毫无疑问,在世界经济阴晴不定、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经济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治理思路提振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
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引导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
“要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要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要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强调明年继续铁腕化解钢煤过剩产能的同时,提出要用市场、法治的办法做好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去产能工作。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给出的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
面对一个时期以来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明确的定位——“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提出要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改革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和收储机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全面确定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施力重点。
2017年,五大关键性改革任务将扎实推进: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稳妥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重点地推动对外开放……每项改革都直指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改革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作用,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的重要内涵。(本报记者 张翼)
(作者:周婵)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